在變遷,都在改變,沒有什麼是一成不變的;這是亞洲的思想。隨波逐流也無妨,不為所動也罷,兩者都是人的生存方式。”
“對,一切都變了,”芮娜絲也說:“動亂不安的亞洲也變得安靜、和平了。”
“是啊,我們一直希望能變這麼安定。戰爭會召喚瘋狂的人。”我說:“戰爭是惡魔們的派對。”
“對,也有人被這愚蠢的戰爭牽連,白白斷送了一輩子。”
芮娜絲說完後,低頭偷偷笑了出來。我看了她的樣子,知道我問問題的機會來了。
“你愛艾剛嗎?”我問。
“愛。”芮娜絲篤定地回答。我沒有嫉妒,很滿意她的回答。
“我是你的右手,艾剛的眼睛是你喜歡的蘇祿海。”說完後,我沒來由地感到歡喜。
我是她身體的一部分,而且比艾剛重要。
“我已經旅行很久了,幾乎環繞過地球一週。今後,我想以父親的身份守護著你們,然後我會像個羅姆人,在旅途中結束我的一生。保重,希望今後你和艾剛幸福快樂。”
我早就想這麼說了;我差一點來不及說就離開這個世界。能在最後說出口,我非常滿足。
——全文完——
這篇文章是《螺絲人》(皇冠2008年版的《螺絲人》,譯者是周素芬)最後所附的文章,不含任何劇透。全手打,可能有錯別字。
整篇文章表面寫的是曼哈頓建築,但實際上卻還是在探討本格寫作。島田迷們也可以透過這篇文章,更好地理解大神的藝術趣旨。
laoyao1989手打
曼哈頓故事
把與本書沒有直接關係的這篇文章寫在最後,有些不合常理,也許有讀者會覺得怪怪的,所以我只想把它當作附錄,希望讀者有空時慢慢看就好了。寫這篇散文的時間是二〇〇三年九月一日,我去了一趟曼哈頓剛回來。回顧這次的旅途,這個城市給我的印象,我認為可以給日本的本格推理界一點啟示,於是決定撰文留下記錄。我想看完這篇散文的讀者,應該可以瞭解我這麼做的理由。
我不是第一次去曼哈頓,但這麼費心地走走看看,這還是第一次。我的目的是要仔細走遍中央公園的每個角落,看遍我想看的建築物,應該就是所謂的巡禮吧。以下,我簡單談一談所謂高樓大廈先進技術的變遷:
摩天大樓是在美國誕生、在美國孕育的特有文化。而它凌駕群倫的藝術性,也象徵資本主義的勝利,以及美國的樂觀主義。不過十九世紀時的美國建築師,絕對沒有想要領導世界建築的野心和自信。他們像日本人一樣,一直在模仿擁有悠久歷史的歐洲,還無法發現獨創的方法。
建於一八一二年的紐約市政廳,是保留文藝復興形態的法式建築。一八四二的聯邦紀念堂,是希臘復興式,也就是希臘的復古式建築。一八四六年華爾街的三一教會,則是中世紀歐洲的哥德式建築。曼哈頓島的建築世界,就起於猶如歐洲風味的大雜燴。
摩天大樓真正的發源地是芝加哥。之所以會在曼哈頓快速成長,是地理環境的緣故;曼哈頓是四面環水的小島,聚落無法擴大,辦公室和住家環境除了往上空伸展之外,別無他法。而且這座小島的地盤是巖盤,可以讓高樓打下穩固的地基。但是高層大樓要聚整合群,除了這些之外,還有其他幾個必需條件,其中有的條件是日本人意想不到的。
如果高層大樓和平面道路之間,只有又高又長、讓人不想數度上下的樓梯連線,如此一來根本沒有人想在那裡設辦公室,更遑論居住。建造高層大樓的最大障礙,就是高度本身。為了讓鳥之外的居民能夠接受高樓大廈,升降梯這種技術的發展,成了最大的前提。
升降梯是歐提斯(Elisha Graves Otis)發明的,一八五三年在紐約的萬國博覽會首度問世。一八五七年,第一座載客升降梯在紐約的一棟大樓啟用。看來發展高層大樓的條件在這裡已經齊備了,然而這其中有幾點相當奇特。當時,日本還是江戶時代,這就夠令人驚訝的了;更嗆的是,愛迪生髮明的電燈在在一八八八年才上市,是升降梯啟用三十年後的事;而且一般人普遍使用電力,是九〇年代的事。那麼,當時升降梯的動力,到底是什麼呢?
世界第一座摩天大樓,是一八八五年建於芝加哥的家庭保險大樓,這也是在愛迪生髮明電燈之前。那麼,當年這棟大樓內部的照明是怎麼樣的?
正確答案是,升降梯的動力是蒸汽,而大樓內的照明當然是煤油燈,因此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