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8部分

理者。

換句話說,有效性是一種後天的習慣,是一種實踐的綜合。既然是一種習慣,便是可以學會的。從表面上看,習慣是很單純的,一個七歲的小孩也懂得什麼是習慣。不過要把習慣建立得很好,卻是不容易的。習慣必須靠學習才能養成,就像我們學習乘法口訣一樣。我們每天讀乘法表,一遍又一遍,直到我們純熟得不加思考隨口可以說出“六六三十六”,那就成為我們固定的習慣了。學習習慣就非得反覆地實踐不可。

記得小時候我的鋼琴老師告訴我:“你彈莫扎特的曲子時,也許不可能像鋼琴家施納貝爾演奏得那樣好,但是並沒有理由說,你不必像施納貝爾那樣地練習音階。”回想起來,我的鋼琴老師顯然少說了一句:最偉大的鋼琴家,如果不肯辛勤演練,也一定無法演奏莫扎特的曲子。

也就是說,沒有任何理由不讓普通人透過練習來獲得勝任某項工作的能力。當然,若要把什麼東西演練到爐火純青的地步是很不容易的,那也許需要有特殊的天賦。但卓有成效所要求的只是能夠勝任,只是能演奏出音階來。

下列五項是要成為一個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必須在思想上養成的習慣:

1。有效的管理者知道他們的時間用在什麼地方。他們所能控制的時間非常有限,他們會有系統地工作,來善用這有限的時間。

2。有效的管理者重視對外界的貢獻。他們並非為工作而工作,而是為成果而工作。他們不會一接到工作就一頭鑽進去,更不會一開頭就探究工作的技術和手段,他們會首先自問:“別人期望我做出什麼成果?”

3。有效的管理者善於利用長處,包括自己的長處、上司的長處、同事的長處和下屬的長處。他們還善於抓住有利形勢,做他們想做的事。他們不會把工作建立在自己的短處上,也絕不會去做自己做不了的事。

4。有效的管理者集中精力於少數重要的領域,在這少數重要的領域中,如果能有優秀的績效就可以產生卓越的成果。他們會按照工作的輕重緩急設定優先次序,而且堅守優先次序。他們知道:要事第一。重要的事先做,不重要的事放一放,除此之外也沒有其他辦法,否則反倒會一事無成。

5。最後,有效的管理者必須善於做有效的決策。他們知道有效的決策事關處事的條理和秩序問題,也就是如何按正確的次序採取正確的步驟。他們知道一項有效的決策,總是在“不同意見討論”的基礎上做出的判斷,它絕不會是“一致意見”的產物。他們知道快速的決策多為錯誤的決策,真正不可或缺的決策數量並不多,但一定是根本性的決策。他們需要的是正確的戰略,而不是令人眼花繚亂的戰術。

以上這些就是管理者卓有成效的要素,也是本書的主題。

txt小說上傳分享

第2章 掌握自己的時間(1)

掌握自己的時間關於管理者任務的討論,一般都從如何做計劃說起。這樣看來很合乎邏輯。可惜的是管理者的工作計劃,很少真正發生作用。計劃通常只是紙上談兵,或只是良好的意願而已,很少能夠真正實現。

根據我的觀察,有效的管理者並不是一開始就著手工作,他們往往會從時間安排上著手。他們並不以計劃為起點,認識清楚自己的時間用在什麼地方才是起點。然後他們管理自己的時間,減少非生產性工作所佔用的時間。最後,再將“可自由運用的時間”,由零星而集中成大塊連續性的時段。這三個步驟,是管理者有效性的基礎:

� 記錄時間;

� 管理時間;

� 統一安排時間。

有效的管理者知道,時間是一項限制因素。任何生產程式的產出量,都會受到最稀有資源的制約。而在我們稱之為“工作成就”的生產程式裡,最稀有的資源,就是時間。

時間也是最特殊的一項資源。在其他各項主要資源中,資金一項實際上是相當充裕的。我們很久以前就已經瞭解到,制約經濟增長與經濟活動的,並不是資金的供給不足,而是對資金的需求不大。此外另一個限制因素是人力,但總還是可以僱到人才,儘管要僱用到足夠的優秀人才並不容易。只有時間,是我們租不到、借不到,也買不到,更不能以其他手段來獲得的。

時間的供給,絲毫沒有彈性。不管時間的需求有多大,供給絕不可能增加。時間的供需沒有價格可資調節,也無法繪製邊際效用曲線。而且,時間稍縱即逝,根本無法貯存。昨天的時間過去了,永遠不再回來。所以,時間永遠是最短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