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在後世人看來,張況說的這些話簡直是狗屁不通,但是在大明的讀書人看來,卻是十分理所當然的事,這是因為儒家經過這麼多年的扭曲發展,早已經形成了外聖內王的核心,他們可以對國內的百姓實施殘酷的刑罰,但是對外族卻十分大度,處處彰顯自己的仁義,但卻不知道他們的仁義在外族看來,根本就是軟弱。
不過周重可沒傻到與張況和鄭經爭辯這種“仁義”的對錯,因為他知道以自己肚子裡的那點東西,根本說不過這兩個大明的讀書人,因此只見他想了想道:“方士兄,關於你對仁義的理解,小弟實在不敢苟同,不過這個問題先放一邊,咱們就事論事,我來和你們解釋一下我用屠殺這種殘酷手段的深層原因!”
“哼,屠殺還能有什麼理由,我看你就是為自己狡辯!”這時鄭經忽然一臉怒容的道,他聽到周重不願意再討論仁義的問題,以為是周重說不過他們,因此才轉移話題。
“明倫兄,文達做事一向都極有分寸,屠殺雖然殘忍,但他肯定有自己的理由,我們聽文達說完又有何妨?”這時李政終於開口幫著周重說話道,而鄭經聽到看了他一眼,最後終於坐下來繼續聽周重解釋。
這時只見周重長吸了口氣,然後這才開口解釋道:“其實我之所以剛到雙嶼港就拿倭人和朝鮮人開刀,第一個原因是他們惹到了我,而且還參與販賣人口,當然兩個商會加在一起有四五百人,不可能人人都參與販賣人口,但我之所以不管不顧的將所有人屠殺,卻是有著第二個理由,那就是為了震懾!”
“震懾?震懾誰?”張況和鄭經、李政幾乎同時開口道,雖然他們對雙嶼港的事情聽說過一些,但他們畢竟是讀書人,全部精力都放在了學業上,對海外的情況根本就是一知半解,這還是因為他們家住沿海,所以才知道一點海外的情況,若是那些內陸的讀書人,恐怕根本沒有人會關心中華上國之外的任何事情。
看到連鄭經三人這時都是一臉迷茫的樣子,周重也不禁心中苦笑,當下再次解釋道:“各位仁兄估計都沒有去過雙嶼港,更不清楚那裡的情況,我現在可以告訴你們,現在那裡的倭人和朝鮮人都已經超過了千人,比如以倭人為例,他們其中最大的商會名叫足利商會,號稱是雙嶼港四大商會之一,商會之中有五六百人,再加上其它大大小小的倭人商會,整個雙嶼港中的倭人就達到了一千六七百人!”
周重說到這裡頓了一下,接著又道:“而且現在倭國內亂戰亂不堪,各地大名相互征戰,使得他們國內越來越多的人冒險出海參與走私,所以雙嶼港中的倭人數量一直在增長,而這些敢於出海的倭人,無一不是窮兇極惡的亡命之徒,別看他們人少,但是在雙嶼港中卻是橫行霸道,在海上更是屢次搶掠其它商會的船隊,每年都有上百人死於倭人之手,若是再這樣下去,恐怕整個雙嶼港都要淪為倭人之手!”
“原來如此,文達你之所以一口氣殺屠殺兩個外族商會,為的就是震懾那些外來的倭人和朝鮮人,讓他們不敢再胡作非為!”這時李政第一個反應過來,同時一臉贊同的說道。鄭經和張況也沒想到雙嶼港中的局勢已經如此嚴峻,若是真的像周重所說,那麼他的所做所為倒也可以理解,畢竟雙嶼港就在大明國土之側,怎能讓那些倭人稱王稱霸?
周重這時看到鄭經和張況的臉色終於變得緩和起來,這讓他也是心中一喜,看來自己的解釋終於有了效果,當下他再次加把勁解釋道:“明倫兄你們都是我的知心朋友,今天我就把我的想法和大家交一底,其實在接手父親留下的商會後,我就看到走私行業的許多問題,同時也有了許多的想法。”
周重說到這裡再次頓了一下,接著又道:“在我看來,隨著朝廷對海禁的放鬆,走私的發展越來越快,這也就吸引了越來越多的人加入進來,其中大部分都是我們明人,另外還有倭人、朝鮮人、南洋人,甚至是佛郎機人,不管是這些外族還是漢人,只要敢參與走私的人,許多都是一些無法無天之徒,現在走私興盛,他們也能從中牟利,所以對大明沿海很少騷擾,但萬一哪天朝廷加強海禁,這些人再也無法從走私中牟利,那麼接下來你們猜會發生什麼?”
周重說到這裡時,臉色也變得十分嚴肅,他說的這些全都是事實,後來嘉靖年間的倭亂之所以形成,就是因為朝廷加強了海禁,同時還搗毀了雙嶼港這樣的走私基地,這就使得大批的走私商人再也無法從事走私,於是在憤怒和生存的壓力下,他們開始對大明沿海朝廷搶掠,雖然是號稱倭亂,但其中真正的倭寇只佔了一小部分,大部分還是以前大明的走私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