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只能打打順風仗,一旦碰上傷亡巨大的硬仗,各地方民團往往打到一半就作鳥獸散了。
方正都是騎馬作戰,來如影去如風,倒是不怕被英軍逮住。
此外,英軍對奧蘭治的地毯式進攻,使得很多民團士兵不得不跑回家裡,防守自己的農場,或者說是為了照顧自己老婆孩子。戰亂時期,不僅要防備英軍“打草谷”,最主要的是生活在南非的四百多萬黑人對布林人的態度歷來不善,必須要嚴加防範他們趁亂劫掠布林人的農場。
在這種情況下,德拉納將軍手下的兵力迅速降低,亞伯拉罕牛欄一戰後,依然接受他指揮的民團總共還有不到兩萬人,其中來自奧蘭治的民團只剩下約一萬人。
兩天後,奧蘭治自由邦總統斯塔因帶領政府和國會官員逃亡北方的克龍斯塔德,英軍則於翌日下午進入布隆方丹,奧蘭治的白橙條紋國旗被降下,米字旗在奧蘭治的格羅寧根廣場升起。
三月下旬,南非雨季的後期,奧蘭治的英軍部隊開始修行傷寒病,在衛生條件艱苦的年代,水土不服計程車兵們很容易患病,英軍的病號達八千多人,羅伯茨不得不下令原地休整,英軍的攻勢被迫中斷。
五月初,英軍重新發動進攻,三天後攻克克龍斯塔德,德拉納將軍掩護這在牛車上辦公的斯塔因總統再度後撤到位於奧蘭治和德蘭士瓦邊境的一個荒涼的小村子——林德利。由於接連遭到失敗,布軍士氣已經一落千丈,羅伯茨同時施以懷柔政策,導致許多布林民團成員紛紛向英國人交出武器,然後返回自己的農場。在德拉納將軍麾下繼續作戰的布林人只剩下不足一萬五千人。
至此,德拉納如夢初醒,後悔沒有聽從梅克爾的建議,如果能夠將全軍主力帶到德蘭士瓦境內,並選擇一個有利的戰場和英軍決戰,那麼勝利的機會總是要大一些。
好在,布林人在東西兩線的防禦依然沉穩,這就比歷史上的作戰態勢最大的進步所在。
歷史上,英軍主力在奧蘭治突破的同時,在西線和東線也均擊潰了布林人的軍隊,從而使開普鐵路和納塔爾鐵路解放出來,可以為英軍所用。
不過本位面,金伯利和萊迪史密斯依然牢牢的控制在聯軍手中,羅伯茨在兩次視察了金伯利要塞後,始終難以下決心發動攻擊。
好在由於英軍的監視,東西兩線的布林軍隊也難以抽身對奧蘭治戰場進行增援,因此,羅伯茨決定克服後勤上的巨大困難,繼續從中路推進,直至攻克比勒陀利亞。
五月底,開普殖民地總督米爾納勳爵在布隆方丹宣佈,從即日起,大英帝國兼併奧蘭治自由邦,並將其改稱“奧蘭治河殖民地”,其本人擔任殖民地第一任高階專員,在場的布林人無不潸然淚下。
接下來,英軍按照羅伯茨的部署,加緊向德蘭士瓦推進,六月初,英軍主力進抵“黃金城”——約翰內斯堡郊外。
約翰內斯堡位於比勒陀利亞以南55公里,詹森事件爆發後,雖然外僑委員會的頭目們受到了相當嚴厲的處罰,但是德蘭士瓦政府並沒有沒收他們的財產,乃至於到戰爭爆發的時候,生活在德蘭士瓦的英國僑民只要宣佈不與布林人為敵,那麼依然可以放心的經營自己的金礦。
這一點和金伯利的鑽石礦有很大不同,原因在於約翰內斯堡的金礦屬於大大小小很多公司,這些公司中有一部分是在法國上市,而且德國資本也參與其中,所以難以甄別到底哪些才是英國資本哪些又是外國資本。此外,保護約翰內斯堡蘭德金礦的財產秩序也是威廉對克魯格總統提出的要求,其原因倒不是因為威廉自己的那點股份,而是蘭德金礦牽扯到英國很多普通投資者的利益,假如能保證這些人的利益不受嚴重侵害,那麼對於削弱英國政府對戰爭的強硬態度很有幫助。
相反,金伯利的全部礦產都屬於戴比爾斯公司一家,基本上沒什麼散戶投資者。所以,沒收戴比爾斯公司的資產也不會影響到普通的英國投資者,不過,羅德斯爵士的全部家當都在金伯利,假如布林人取得戰爭的勝利,那麼偉大的羅德斯估計死也不會瞑目。(未完待續。。)
第二百一十一章 英布戰爭(七)
戰爭前夕,布林人利用詹森事件的罰款在約翰內斯堡建立了兩座較為簡易的大型要塞,配合原有的一座構築精巧要塞,構成了十分嚴密的防禦系統。
三座要塞之間可以以火炮相互支援,幾乎沒有射擊盲區。
按照梅克爾的建議,德拉納將軍將主力一萬人部署於約翰內斯堡要塞,另外又整編了四支各五百人的精銳騎兵支隊用於突襲英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