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11部分

譁然,不過和以往的醜聞不同,此番由於自由黨和保守黨在戰前便達成了一致,因此新聞界秉承“愛國”的初衷,將矛頭統一對準了德國,認為正是德國人的幫助才使布林人取得勝利,如果不徹底斬斷德國對布林共和國的援助。那麼英國在接下來的戰爭中依然會吃力無比。

“是德國的在布林的軍事顧問團,德國的志願旅以及德國的軍火商,他們聯手使我們失去了金伯利。”

“不打倒德國,我們就永遠難以徹底擊敗南非的布林人。”

“德國才是布林人幕後的大老虎,只有動用皇家海軍的力量迫使德國屈服,我們才能從容的去收拾南非的那一小撮流氓無賴。”

……

倫敦的各家報紙幾乎以統一的論調對德國政府進行口誅筆伐,同時柏林的媒體卻保持了極為剋制的態度,僅僅發起了十分有限的回應。

正所謂捱打的喊冤,發大財的卻一聲不吭。

輿論歸輿論,對德宣戰的後果英國政府曾經認真的考慮過。並且做了一定的準備工作。不過貝爾福並不是魄力十足之人,這種重大的決定一旦做出,可能會影響到英國未來一百年的命運。

在自身實力仍然佔優的情況下,英國的政治家普遍不願冒險。因為在法國保持自由行動的情況下。貿然對德作戰。無論勝敗最後的贏家一定不是英國

再說西線的戰鬥,在金伯利激戰正酣之時,北面的馬弗京和南面的德阿爾也同時開打。

由於援兵斷絕。防禦空虛,馬弗京的千餘名英軍被團團圍困,不過布林民團因為缺乏火炮,所以在進行了幾次試探性的攻擊後,見英軍防守嚴密,便沒有采取進一步的行動。戰況相對平靜。

南面的德阿爾戰場則爆發了一場重要戰鬥。

九月十八日,布軍主力出動的前兩天,奧蘭治的布林民團便從布隆方丹誓師出發,渡過奧蘭治河南下,吸收了開普殖民地的小股布林人武裝,在開普東北地區活動,威脅到開普鐵路線和軍用物資集散地德阿爾。為了保護鐵路的正常通行,英國人不得不把120毫米的海軍炮安裝在列車上,在其掩護下慢慢推進。

坐鎮德阿爾的英軍共有三個團,約8000多人,其中一個團是開普殖民地常備部隊,另外另個團則是從英國本土調集來的遠征軍的先頭部隊。

這支軍隊是由南非遠征軍總司令,曾經在愛爾蘭鎮壓過當地起義的布勒上將親自指揮。

西線金伯利的炮聲和東線鄧迪的陷落終於讓英軍高層清醒過來,在瞭解了西線布軍的人數和火力配置後,布勒深感金伯利守軍依靠自身的實力,無論防守或者突圍都是毫無勝算,因此不得不改變先前制訂的固守待援的戰術,急匆匆調集了德阿爾的大部分兵力沿鐵路向北推進,以解金伯利之圍。

九月二十二日,布勒上將指揮的第一皇家步兵師主力在恩斯林同1000多奧蘭治騎兵相遇。布林騎兵襲擾一番後逃之夭夭,布勒下令沿鐵路線繼續前進。當天傍晚,英軍冒雨抵達金伯利以南約150公里的馬格斯方丹,布勒命令蘇格蘭高低警衛團打頭,排成總隊前進,後面的隊伍組成密集隊形跟隨,同時利用探照燈反覆搜尋前方曠野……但是除了黝黑的小山丘外什麼也看不見。

實際上,山丘後面埋伏著克龍治將軍的布林野戰部隊,他們冒著雨淋,靜靜地躲在精心構築的戰壕裡,等待英軍的接近……夜霧中,布林人的步槍騎兵忽然出現在毫無準備的英軍四周,毛瑟槍的點射打破了寂靜,由於排成密集隊形行進,布林人的大口徑毛瑟步槍往往能射穿英軍佇列中兩三個人,蘇格蘭高地警衛團死傷狼藉。布林騎兵奇襲之後迅速撤退,引誘英軍進入伏擊地點。

凌晨五點半,當布勒率軍進入布林人精心設定的伏擊圈後,一直沉寂的布軍大炮投入戰鬥,炮彈落在鐵路兩側的礫石地帶上,彈片和碎石造成英軍很大的傷亡,布勒將軍為避免全家覆沒,不僅解不了金伯利之圍,還把自己的老本搭進去,只得下令撤退。是役英軍傷亡1288人。

布勒的援軍被擊敗的訊息傳到金伯利,使後者唯一的希望也徹底破滅,同時布勒作為克勞德的頂頭上司,由於救援失敗,便給克勞德上校發去電報,告訴他解圍無望,建議他燒燬密碼、炸掉彈藥,然後“和布林人商量一個體面的投降條件”。電報是在九月二十三日傍晚發出的,第二天,擺脫了心理負擔的克勞德上校下令金伯利英軍投降。

至此,西路的英軍全線退受德阿爾,並開始龜縮不出,全力防禦各戰略要點,同時耐心的等待援軍的到達。一時間,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