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0部分

要相當於我們(英國)運到中國去的最重的棉織品所加棉花重量的三倍……他們就用這種家庭自織的料子,一種粗重而結實、經得起兩三年粗穿的布料,來縫製自己的衣服,而將餘下來的拿到附近城鎮去賣,城鎮的小店主就收購這種土布來供應城鎮居民及河上的船民。這個國家9/10的人都穿這種手織的衣料……生產者所用的成本簡直只有原料的價值……我們的製造商只要稍稍思索一下這種做法的令人讚歎的節儉性,以及它與農民其他活路可以說是巧妙的穿插配合,就會一目瞭然,以粗布而論,他們是沒有任何希望與之競爭的……只有節儉的中國人才一干到底。中國人不但梳棉和紡紗,而且還依靠自己的妻女和僱工的幫助,自己織布;他的生產並不以僅僅供給自己家庭的需要為限,而且是以生產一定數量的布匹供應附近城鎮及河上船民作為他那一季工作的一個主要部分。因此,福建的農民不單單是一個農民,他既是莊稼漢又是工業生產者。”

另一位英國貴族則這樣描述當時的中國農民:“中國農民一般說來過著豐衣足食和心滿意足的生活。我曾竭力從他們那裡獲取關於他們的土地面積、土地佔有性質、他們必須繳納的稅金以及諸如此類的精確資料,雖所得無幾,但我已得出這樣的結論:他們大都擁有極有限的從皇帝那裡得來的完全私有的土地,每年須繳納一定的不算過高的稅金;這些有利情況,再加上他們特別吃苦耐勞,就能充分滿足他們衣食方面的簡單需要。”

結果,英國與中國之間的貿易產生了巨大的逆差。1710~1760年,英中逆差總額高達2600萬英鎊,相當於1億4百萬兩白銀,幾乎耗盡英國的白銀儲備。在當時的英國,普通警官每週收入不過1英鎊,一個碼頭工人每小時收入才寥寥6便士(在英格蘭銀行1971年實行新貨幣進位制之前,1英鎊等於20先令,1先令等於12便士)。

輸入中國的白銀主要來自於和非洲、美洲的三角貿易。英國人用英國工業品、烈酒等換取非洲黑人,再把黑人賣給美洲奴隸主換取白銀以及美洲白糖、棉花、咖啡等土特產。美洲是全球最大的白銀產地,其中至少有一半以上都隨著中英茶葉貿易流入中國。整個18世紀,白銀佔英國東印度公司對華輸出貨值的90%。如果從1000年開始算起,由於中國與外部世界的貿易長期出超,在鴉片大規模輸入之前,中國擁有了全球2/3的白銀儲量。

18世紀70年代之後,美洲許多銀礦枯竭,白銀產量持續降低,英國人無法用越來越少的白銀來維持中國茶葉的進口量。東印度公司與英國政府為了扭轉貿易逆差的局面,開始打起鴉片的主意。

從孟加拉運送鴉片到中國的計劃最先由東印度公司高階職員華生上校提交給公司的加爾各答董事會,並得到董事會成員惠勒的支援。該計劃的初衷原為增加稅收以彌補英屬印度政府的財政。其具體做法是:東印度公司並不需要明目張膽地參與到罪惡的鴉片交易中,只要作幕後操縱即可。但在私下,東印度公司授予一些自由商人對中國的特許貿易權,將鴉片批發給他們。這些自由商人將鴉片裝船經海路運往廣州卸貨並換成白銀,再由中國商人走私上岸。收入進入東印度公司的廣州財庫,廣州財庫支付自由商人倫敦匯票,後者可於英國將匯票兌換成現金。自由商人只能輸送東印度公司生產的鴉片,否則嚴懲不貸。

很快,英國政府和東印度公司董事會便接受了這個計劃,東印度公司專門成立鴉片事務局,壟斷印度鴉片生產和出口,有組織、有計劃地向中國輸送鴉片。1773年,東印度公司確立鴉片專賣制度,首次從加爾各答向廣州輸入鴉片,開啟了長達140多年的英國向中國販賣鴉片的罪惡歷史。英國鴉片販子為開啟中國市場,對罌粟的麻醉作用加大力度宣傳,以致中國人普遍認為鴉片有添福添壽的功效,因此又稱福壽膏或長壽膏。

1773年是中英貿易發生逆轉的關鍵。這一年,外國輸入中國的鴉片是1000箱。到1790年,已增加到4045箱,其中東印度公司佔最高比例。1796年,中國政府宣佈禁菸。兩年後,考慮到與中國外交方面的因素,東印度公司不再做鴉片的直接出口商,而成了鴉片的生產者,鴉片貿易轉由其發給特許證的自由商人經營。這些自由商人開始以走私、賄賂等違法手段,繼續擴大對中國的鴉片輸入。

從l828年起,中國進口的鴉片價值就已經超過了出口的茶葉價值,英國茶葉貿易逆差完全被逆轉。白銀透過迂迴的方式流進東印度公司的腰包。公司將白銀運回印度,東印度公司用倫敦開出的銀行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