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協約國支付1320億馬克的戰爭賠償。劫後餘生的德國賠款的唯一出路是徵收通貨膨脹稅,也就是濫發通貨向大眾套現。戰前美元對馬克的匯率為1∶4,1923年月1月初已發展為1∶7260,同年11月20日則躍升至1∶4。2萬億。當時,德國同時開動33家印刷廠和12家紙廠的機器來保證生產足夠的紙幣。
猶太人在通脹中大發橫財。“他們經濟的關係,差不多包括了整個帝國的全部,一切真正的偉大的企業,差不多完全在其掌握之中。凡是主要的技術專家和職員,多是屬於他們的,以前商業勢力尚未被猶太人所奪取時,國外的貿易完全是由他們所經營的。”——希特勒所言非虛。猶太金融家奧托·卡恩帶著華爾街猶太金融財團夥同法國200家族橫掃德國企業。他們選擇德國工業家雨果·斯坦作為代理人在德國瘋狂收購各種企業,短短几年間資產翻了4倍,擁有了橫跨鋼鐵、報刊、旅店、海運、制煙、製糖等行業的4500家企業。
放高利貸的猶太金融家收購了整個德國經濟,將德國變成地獄,自己卻過著天堂般的生活,就像凱恩斯所描繪的:“任何一個手上有一些美元或英鎊的外國人,在德國都可以生活得像國王。幾美元可以使人過得如同百萬富翁一般……在資本市場上的高利貸者們以便宜得令人難以置信的價格搶購著德國人的家庭財富、不動產、珠寶和藝術品,再把它們放到歐洲其他市場變賣謀利。這種辦法可以任意剝奪人民的財富,在使多數人貧窮的過程中,卻使少數人暴富這個過程潛在地積聚了各種經濟規律中的破壞因素。”
1923年,法國、比利時和義大利一同出兵10萬人侵入並佔領了德國的工業心臟魯爾區。波羅的海的立陶宛趁機掠取了德國海濱城市梅梅爾。由於魯爾區的煤、鋼、鐵以及其他重要原料和燃料被禁止運往德國地區,致使德國經濟再遭重創,通脹進一步惡化。而法國卻損人不利己,法軍佔領費用高達10億法郎,它從魯爾掠奪的煤鐵價值卻遠抵不上這筆費用。
在這種形勢下,沙赫特臨危受命,被任命為國家貨幣流通專員和德國國家銀行行長來拯救貨幣流通體系。沙赫特決定用一種新的過渡貨幣來取代已徹底喪失信用的舊馬克。當時有經濟學家建議用黑麥或黃金作為馬克發行的儲備。但黑麥收成不穩定,黃金儲備不足,沙赫特決定用德國有生產能力的土地作為新馬克發行的儲備,將這些土地抵押為32億土地馬克,只佔價值1500億馬克的德國財富總量的很小一部分。德國制幣廠開始停止舊馬克,取而代之的是土地馬克。土地馬克與美元全面掛鉤,即4。2土地馬克兌1美元。土地馬克與舊馬克的匯兌價是1∶1萬億。
為了穩定土地馬克的幣值,沙赫特透過德國總理命令德國所有企業以及地主必須將資產放進新設立的土地銀行,再由這家銀行向企業發放每份代表500土地馬克的抵押票據。另外,票據所有者必須為被抵押的資本支付6%的利息,如果企業沒有房地產則必須認購土地馬克。隨著新貨幣體系的確立,沙赫特迅速著手狙擊那些從海外市場高息借入外幣,兌換成舊馬克以搶購德國資產,再將其在國際市場拋售套現的猶太金融家。他頒佈了第二條法令:每個德國私有資產者都可以購買期限不定的國債,利息為4%,可兌為現款,利息為5%。
沙赫特還成立一家資本金為4億土地馬克的黃金貼現銀行,負責發行新馬克和回收舊馬克,發行的新幣價值與土地等值。銀行以黃金作為發行儲備,其中1億馬克由德國國家銀行募集,其餘3億馬克則在德國國內以及國外募集,銀行全部債務不得超過資本金的12%;銀行利潤的20%部分轉入公積金,超過20%的利潤一半歸持股人所有,一半歸德國政府所有。英格蘭銀行行長蒙塔古·諾曼在十幾年後的1934年曾說過,“希特勒和沙赫特是德國文明的保障,也是我們唯一的朋友。他們在為捍衛我們這個社會體制同共產主義作戰。如果他們失敗了,共產主義就會進入德國,什麼都會隨之進入歐洲”。當時對他來說,只有黃金才能擊退猶太人的投機和布林什維克的革命。因此,英格蘭銀行毫不猶豫地以5%的利息購買黃金貼現銀行一半的股份,幫助德國穩定通貨。該銀行共設14名董事中有7人是英國人和美國人,德國的貨幣與信用體系處在英美人的掌控之下。
在沙赫特的管理下,到1924年,不僅通脹停止、新馬克幣值穩定,而且大量美國資本開始流向德國。在摩根財團的操縱下,保證了美國金融資本利益的“道威斯計劃”和“楊格計劃”陸續出臺。凱恩斯說過:“錢從德國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