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井深了之後,通話就只能靠系在繩子上的鈴鐺來完成了,底下民夫搖一下鈴鐺意思是蘿筐裡的土滿了,上面的人便拉動另一條繫著蘿筐的繩子將蘿筐拉上來將土倒掉;搖兩聲的意思是民夫體力耗盡,需要把他拉上來換班;如果鈴鐺響個不停的話,就表示井底下出水了。
如果正好挖到地下暗河之類的水,只需要轉達瞬之間便可將井底淹沒,這個時候便需要上面的人快速地將井下的民夫拉上來,稍有遲緩地話井下民夫很可能會被溺死。
眾人一聽鈴鐺狂響,便七手八腳地將井下的民夫拽了上來,等民夫上來之後,眾人不禁愣住了,民夫的身上沾滿了似泥非泥似油非油的東西,黑乎乎油光發亮,還不停地從他身上淌下來。民夫吐掉口中的黑泥,大口地喘息著,道:“底下根本就沒有水,也不知從那裡湧出這麼些黑乎乎的東西,差點把俺給淹死了。”
劉澤就在邊上,見狀悚然一驚,用手指沾了一點聞了聞,心頭不禁狂喜——石油!一點也沒錯,這真的是石油!
平原國所處的這片地域,便是後世勝利油田的所在地,真要是在這裡找到石油,倒也不算稀奇。不過讓劉澤感到奇怪的是石油一般是深藏於地下四五千米,就算埋藏最淺處也有一兩千米,以漢代人的技術條件,根本就不可能打那麼深的井。
為何此處只打了幾十丈深就找到了石油?劉澤百思不得其解,看來估計是地殼運動的作用,將深藏在地下幾千米的石油擠壓抬升到了接近地表的位置。歷史上最早記載石油的是宋代沈括的《夢溪筆談》,書中記錄了在陝北一帶發現露天石油的事,既然露天石油都有的話,藏在地表下幾十丈深的石油也就不稀奇了。
無心插柳柳成蔭,劉澤無意中發現了石油,怎不令他驚喜萬分,立即差專人看護好這口井,井中所產的石油,要全數地封裝在木桶之內,運往平原城郊的一處莊園。
石油可是個好東西,它可以提煉出汽油柴油煤油來,雖然現在不可能造出汽車來,但汽油的用途廣泛的很,光是利用其易燃的特性製成的燃燒罐,就比目前軍隊中使用的用獾油製成的猛油火罐威力大上不止數倍,若是大規模的使用的話,可以在一定的區域內形成一片火海,有效地殺傷敵人,絕對是一件戰場上的利器。
依目前的條件,建一個煉油廠提煉石油完全是痴人說夢,但土煉油的方法,到筆記本上查一查便可找到,技術要求也不高,雖然效率低下汙染環境,但這兩個問題根本就不算什麼問題。
平原城郊的這處莊園,還是去年沒收白敬家產是查抄回來的,劉澤便將它改為土煉油作坊,真要在縣城裡煉油的話,濃煙滾滾氣味嗆人,非讓百姓抱怨不可,這個莊園遠離城鎮,環境清幽,最適合用作煉油作坊。
劉澤命人拉來十幾口大鍋架了起來,將黑乎乎的石油投入到了鍋中,蓋上特製的鍋蓋,鍋蓋的頂端,連線著一根長長的管子,管子的末端插入到旁邊的木桶裡。而後點燃木柴,大火旺燒。
土煉油的技術很簡單,就是利用石油中不同物質的的不同沸點,沸騰汽化之後再經過長長的管道冷凝後獲得成品,按沸點的不同,最先獲得的是汽油,接下來便是柴油和煤油了,最後留在鍋底的便是瀝青和一些黏稠的東西了。
張飛看著木桶裡面顏色紅暗的液體很納悶,大哥大張旗鼓地搞了半天,就為了這東西?
“大哥,這是啥玩意?似水非水的,又有什麼用?”
劉澤微笑不語,取了一瓢汽油潑在了一塊石頭上,用火點燃了,瞬間騰騰的烈焰將那塊石塊給包圍了。
“真是奇了怪了,石頭也能著火?”張飛頓感興趣,湊上來看個究竟。
試驗之後,劉澤很是滿意,雖然自己土煉油生產出來的汽油和後世那些加油站所售的汽油完全不同,估計標號也只能在六十以下,但其燃燒起來卻一點也不遜色,反正現在也無須往汽車裡面加,能用做燃燒罐就很不錯了。
汽油最容易揮發,劉澤將生產出來的汽油裝入密封性好的陶罐之中,便將罐口糊嚴實了,將汽油罐貯存在避光陰涼的地窖之中。柴油和煤油也用同樣的方法進行了儲存。
漢代使用的油燈全是用動物的油脂製成的,燃燒時間短而且還有明顯的異味,劉澤命人將油燈之中的油脂更換為煤油,不僅油燈的光亮度成倍地提升,而且燃燒的時間也比動物油脂要長很多,眾人皆是大為驚奇。
在劉澤打井取水抗旱保產的成效下,平原的秋收季節來到了,雖然要比往年減產兩三成,但百姓的口糧總算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