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切都是媽媽在電話中告訴開復的,那時候開復正在卡耐基梅隆大學,為了突破他的語音識別技術,晝夜苦讀,根本沒有機會回到臺灣去看望父親。兒子和父親一直依靠電話保持著聯絡,直到1994年的那天清晨,電話鈴聲響起,這一次不是父親,他聽到了姐姐的聲音,在心底感到一陣顫抖。姐姐用她最傷感、最沉靜、最溫和的聲音告訴他,說他再也不能和父親通電話了。
父親終於病逝的時候,面容安詳,嘴角帶著微笑,但所有家人都明白,在他的內心深處必定留下極大遺憾。他在彌留之際曾經告訴兒女,他做了一個夢。他在夢中來到海邊,在一塊石頭上撿到一方白紙,上面寫著:“中華之戀。”還說,他有一個計劃竟然不能實現,那就是再寫一本書,書名叫做《中國人未來的希望》。當然他也把他最珍愛的東西遺傳開復,表明他在多少年以前就對兒子有著巨大的期待。父親的遺產就是那十個字:“有容德乃大,無求品自高。”
拿著這條幅的時候,開復感覺到父親的力量。他覺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孤單的人,同時也是最富有的人。此後無論他走到哪裡,都會把它帶在身邊。回到中國的時候掛在他家的牆上,回到美國的時候仍然掛在他家的牆上。回想過去種種,還有以後的路,他漸漸明白,父親是在用他自己為兒子作榜樣,用一種無聲的權威指引兒子的未來。父親的品格豐富了兒子的生命,而兒子的品格則是父親生命的延續。這與智慧無關,與財富無關,與權勢無關。
txt小說上傳分享
王詠剛書評:成功是一個謎(1)
王詠剛,2005年9月
讀了本關於成功的書,有了些關於成功的想法,就隨手寫幾行關於成功的文字罷。 書名叫《做最好的你自己》,乍一看像是朋友之間用於勉勵的極平常的一句話,聽來就像“加油”或者“好小子,有你的”那麼自然,親切,但細品起來,這書名倒彷彿是蘊涵了蠻深刻的道理:誰都渴望成功,但似乎誰都摸不準成功的脈絡;與其裹挾在追逐成功的大軍裡茫然前行,還不如冷靜下來,自己跟自己比上一比——最近耐克找劉翔做的那個自己跟自己抬槓、自己非要超越自己的廣告說的不就是這個意思嗎?
說來也是,許多人天天嚷著要成功,但並沒有多少人仔細想過究竟什麼才是成功。也許有人一心想在《財富》雜誌的富豪排行榜與成功花名冊之間劃上等號。但他們也許忘了,“成功”裡的“功”字自古就當“事業”、“功績”講,好像還沒有哪朝哪代為它強加過“金錢”的義項。更何況,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追求,成功的標準自然也該異彩紛呈才對。水泊梁山裡英雄好漢們的成功是先過上幾年大塊吃肉、大碗喝酒的快活日子,然後再體面地被朝廷招安,掙得個封妻廕子、有功名、有資歷、退休了還有養老金可領的後半輩子;大觀圓裡襲人姐姐的成功是真有哪天佛祖保佑,自己一番“情切切”的軟語溫言可以讓寶玉搖身一變,成為一個尊重老師、孝敬父母、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的好孩子;在一個親近自然的攝影師看來,成功也許不過是在一個寒冷的清晨幸運地捕捉到了麥草尖端一滴孤獨而美麗的露珠;但在一個正宗“玉米”的眼中,恐怕再沒有什麼事情能比衝上超女舞臺和李宇春來個超級擁吻更有成功意味了……
有人可能會說,像這樣弱化成功標準、強調多元化成功的做法屬於不折不扣的折中派,即便算不上混淆視聽,也大抵有渾水摸魚的意思在裡面。也難怪,一元化的成功更容易理解也更容易把握,無論是規則的制定者、標準的衛護者還是缺少發言權的可憐的受教育者,大家都習慣於在惟一一個貌似權威、精密的成功標尺面前唯唯諾諾、按部就班。從這個意義上說,一千年前那些拼得懸樑刺股也要謀個金榜題名的秀才舉子們在對一元化成功的篤信程度上並不比今天那些開口“創業”、“上市”,閉口“融資”、“套現”的年輕人落後多少。儘管這種崇尚人云亦云和隨波逐流的成功法則可以輕易將人們頭腦裡僅存的一點兒“異想天開”消弭殆盡,但我卻對它可能造成的災難性後果深表憂慮:如果年輕人真的被類似的思潮同化成大批在“思想”乃至“理想”上一般無二的“克隆人”,我們這個世界也許就要進入一個思想的“核冬天”而停滯不前了。
好吧,還是不說這些嚴肅的事情了,因為我們沒必要把成功看成是一種負擔。據說,success這個詞在英語中的原意不過是“結果、後果”的意思,就像我們說“完事兒”或“成了”那麼簡單、輕靈。看來,老外們的思路總是要自然和坦率一些:成功差不多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