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8部分

祥於一八五五年三月十五日就義,李開芳於同年六月十一日就義。

後人贊李開芳和林鳳祥曰:

兩位英雄揮刀槍,

一支孤軍插北疆。

驚天動地撼幽燕,

破城斬將震妖皇。

踏遍六省撒火種,

掣住妖兵保天王。

不愧天國忠良將,

留下英名萬古香。

太平軍北伐,歷經六省,直插敵人心臟,威震敵膽,不僅牽住敵人大批兵力,暫時保住了天京,間接支援了西征,而且對北方農民起義也有直接影響。這是太平軍北伐戰役的成就。但是,假如天王和東王採納羅大綱和石達開的建議,不三面出擊,而是集中兵力,形成一個拳頭,全力北伐,清政府就會垮臺,李開芳、林鳳祥、吉文元和兩萬多名太平軍也不會有這個下場。

閒話少敘,且說咸豐皇帝,聞知北伐軍被殲,如釋重負,以為眼前的危機已經過去,便傳旨隆重祝賀,並把僧格林沁晉升為親王,免去勝保死罪,封賞有功人員。他哪料到好景不長,從江南又傳來了噩耗,安徽、湖北、湖南三省危在旦夕了。

書接前文,翼王石達開奉命西征,率領精兵二十萬,兵分五路,水陸並進,聲勢十分浩大。第一路由羅大綱率領,經揚州、天長、六合,攻取廬州;

第二路由石祥禎率領,出和州、含山、巢邑、霍山、黃梅,攻取潯陽;

第三路由翼王親自率領,經無為、廬江、舒城、六安,攻取安慶;

第四路由夏官副丞相賴漢英率領,經句容、潥水、太平,攻取蕪湖和南昌;

第五路由國宗楊宜清、楊輔清率領,出潥陽,破廣德,攻取徽州。

這五路大軍,好像五把鋼鋒利刃,以排山倒海之勢,刺向清軍。

翼王石達開所部,於一八五三年五月十九日進佔和州,一路凱旋。六月十日佔領安慶,受到老百姓的熱烈歡迎。他們紛紛前來,以錢米雞豚犒師,以助軍需,形勢一派大好。尤其太平軍的水師擁有絕對優勢,在長江水面上,兵船千艘,東來西征,飄忽莫測,把長江完全控制住了。

六月二十二日,賴漢英佔領了南康府,二十三日進佔吳城鎮,六月二十四日圍攻南昌,遇上了太平軍的死對頭江忠源。

這個清朝廷的奴才,因擊斃甫王馮雲山有功,受到皇上的賞識,擢升江西按察使,駐在省城南昌。這傢伙頗有軍事本領,把甫昌把守得如鐵桶一般,太平軍數攻不克。賴漢英遵照翼王的訓諭,採取先克附近州縣,斬去外圍枝葉,斷其接濟,然後合力進攻南昌的策略,派大將軍曾天養領兵,先後攻克了豐城、瑞州、饒州、樂平、景德鎮、浮樑、都昌等地。

他們每佔一地,首先開倉放糧,救濟百姓,鎮壓劣紳,剿滅土匪。同時,還強迫地主減租,提倡男女平權,廢除陳章舊法,釋放在押罪犯。這些政策深受百姓擁護。尤其,太平軍軍紀嚴明,秋毫無犯,扶老攜幼,平等待人,深受百姓愛戴。民謠唱道:

長毛哥,長毛哥,

事事叫咱暖心窩。

長毛好,長毛好,

處處為咱鄉巴佬。

再說另一路太平軍。在石祥禎指揮下,攻佔了九江,於一八五三年十月十六日克集賢關,十月十四日克桐城,二十九日克舒城。然後,配合羅大綱部夾攻廬州。

廬州就是現在的合肥市,當時為安徽省臨時省會。這個地方綰轂江淮,乃所謂四戰之區,為兵家必爭之地。羅大綱部困城之東北,石祥禎部困城之西南,向廬州發起猛攻。說來也巧,那個江忠源,又被清廷提為安徽巡撫,已從南昌移駐廬州。這傢伙拼命防守,羅、石兩軍屢攻不下。雙方正在激戰,清軍又來援兵。一路是甘陝總督舒興阿,一路是壽春總兵玉珊。加起來有一萬多人馬,俱都兵強馬壯,器械精良。

石祥禎對羅大綱說:“將軍仍然率隊攻城,把這兩支滿妖交給我吧!”羅大綱道:“你的兵力太少,還是我去吧!”石祥禎冷笑著說:“妖兵雖多,無非是烏合之眾;我兵雖少,盡是精壯之人,何懼之有!”石祥禎說罷,手提鬼頭刀,大喊一聲:“跟我來!”率領本部人馬四千人,奔清援軍撲去。

陝甘總督舒興阿立馬觀看:見對面兵如潮湧,塵土飛揚,殺來一支人馬,個個頭裹紅巾,腰繫紅帶,紅旗飄擺,真像一片紅雲飛來,舒興阿不寒而慄。玉珊道:“髮匪慣用聲勢嚇人,未必真有本領,看我勝他!”說罷,雙手捻槍,麾軍接戰。霎時,兩支人馬攪到一起,只殺得天昏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