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89部分

若說以上任何一項賭博勝負機率都是五五開的話,那麼累加起來,成功的可能性就連兩成都不到了。與其如此,還不如遵從遺命,設謀打壓關羽、討好劉封來得更穩妥一些。

然而對於某些人來說,九成勝算和一成勝算並沒有分別,反正結果都可能是是輸,對於另一些人來說,同樣九成勝算和一成勝算沒有分別,反正結果都可能是贏。而劉備即便善識人心,終究不可能做到算無遺策,在他看來,反正都非嫡子,對於吳懿來說,無論劉封、劉禪都沒有他吳家的骨血,則無論傳位給誰亦都不幹吳懿之事,故此並未設防也。至於輔幼主為佳,還是輔成主為好,再加集團利益的糾纏,恐怕劉備本人考慮不到那麼深……

考慮不到的結果,便是釀成了大亂,是勳如今正好拿著這件事來動搖劉封之心——老頭子要是真想傳位給你,毫無二意,他至於遺命失誤嗎?則其心中尚且猶疑可知也。正是因此而釀成了蜀中大亂,導致你身處險地,你還感他的恩德作甚?

“今將軍進不能攘王師,復漢中,退不能入成都,平篡逆,如魚入罾中,喪敗可期。人若不能生,而復求王蜀中,豈可得乎?如螳螂將膏黃雀之吻,而尚覬覦寒蟬,豈非可笑?今為將軍計,莫若幡然改圖,歸命王化,則僕必助將軍以入成都,手刃奸邪,以除憾恨。將軍為前漢羅國之後,僕當上奏天子,使復爵位,至乃剖符大邦,為始封之君也……”

竇氏先祖,原受封為羅縣侯,後來除封,是勳說了,只要你投降,我就幫助你殺入成都,去把導致你落入如此尷尬境地的吳懿、李嚴給宰了,報仇雪恨。然後我會上奏天子,再命羅國,甚至封你一個更高的爵位——

“王於川中,假王也,且王師到處,即欲苟且而不可得;歸於吾魏,真侯也,帶礪山河可期。僕知將軍智者也,當更思慮,早定良計。易有‘利見大人’,詩云‘自求多福’,行矣,將軍勉之。”

劉封覽信大怒,恨聲道:“孤當死社稷,終不能苟且而生矣!”可是轉過頭來,卻又不禁愁容滿面,他問黃權:“今傳三巴已失,甘興霸死,魏人將踵我後,奈何?”我確實做好了犧牲的準備,可是……還有沒有什麼辦法可以不死嗎?

黃權說敵人既然將至身後,那咱們葭萌關肯定是守不下去啦,只好後撤:“漢中入蜀,棧道難行,即自三巴來,亦畏途也。今吾退至雒縣,其城堅固,必可久守,但恐成都不納,則糧秣無著……”

咱們可以繼續朝後退,一直退到雒縣,與成都相互呼應,必可長久守備。敵軍遠來,糧運不繼,咱們越是收縮,他們的消耗就越是大,時間一長,必然撤退——除非再從交、廣發兵,從南中繞遠,否則再不會有第三路魏軍過來抄咱後路啦。只是南中的道路更不好走,朱褒、雍輳�切┑贗飛嘸幢憬滴海�膊豢先夢汗�拇缶�奼閿餼扯���勖前彩倀孟匕肽曜笥遙��兇雲!;故悄芄話斕玫降摹�

然而。就怕如此緊急關頭。吳懿、李嚴等仍然不肯放殿下您進入成都,甚至還要在糧草上卡咱們脖子。倘若僅僅依靠雒縣的存糧,恐怕就連咱們也支撐不了太長時間。“臣請先往成都,密會徐元直,使說吳、李以國事為重也。”

劉封長嘆一聲,說也沒有更好的辦法了,只能期望公衡你可以說動那二賊……可是如今咱們該怎麼撤退呢?就怕魏軍踵跡而追,則一退必敗。一敗必不可收拾……

黃權說:“天幸是宏輔發此書來也。”為今之計,只能假裝投降,您回信去約定受降的時間,以麻痺對方的神經,然後今晚便走,絕對不可延挨。

劉封無奈之下,只得覆信是勳,說我經過仔細考慮,覺得還是歸降為好。但軍中諸將並非人人肯降,我還需要做一陣子工作。希望你寬限三天,三天以後。我必定開啟葭萌關,自縛陣前,以候天子裁處。

信至魏營,是勳見之大喜:“若封肯降,吾何吝三日耶?”當即批覆說好,那我就等你三天。等到蜀使出帳而去,沮授突然湊過來提醒是勳:“此恐非劉封真意,乃偽降耳。”

是勳一皺眉頭,問:“子輔此何意耶?”沮授就說啦:“今荊州軍將至,以薄敵後,彼若不降,則必遠颺,又懼我軍追擊,故砌詞敷衍,以惑我耳。”是勳問你有什麼證據嗎?沮授說我沒有證據,只是根據蛛絲馬跡來猜測:“都督使馬幼常探問蜀中風土,及賊將性情,但云劉封倨傲無禮,群臣多怨,唯吳、李殺關羽故,乃暫從封,欲為關羽等報仇耳。則其若真降,必不肯聽臣下言,何必期以三日?且復書必求都督盟誓,全其性命,甚而求封大國,安得如此恭順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