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5軍團外,還投入了剛入朝的2個兵團6個軍(即第3兵團的第12、第15、第60軍,第19兵團的第63、第64、第65軍)。戰役的基本指導思想是,以一部分兵力突破敵防禦後,直向戰役縱深發展進攻,割裂敵整個防禦體系,集中主力對預期殲滅之敵實施兩翼迂迴,配合正面突擊,分割包圍,各個殲滅敵人。戰役共分3個階段:第一階段,解放軍集中3個兵團12個軍(內人民軍一個軍團)於西線實施主要突擊,經7天激戰,推進50餘公里,殲敵萬餘人,造成東線之敵翼側暴露,迫敵主力退至春川、漢城地區組織防禦。第二階段,敵為破壞志願軍的進攻,繼續北犯,志願軍迅速調整部署,轉移主力,以第3、第9兵團和人民軍金雄集團向東線之敵實施主要突擊。首先集中主力一部割裂美軍和南朝鮮軍的聯絡,殲滅縣裡地區之敵,爾後向縱深發展。以第19兵團在西線箝制美軍主力,積極配合行動。此階段殲滅南朝鮮軍第3師、第9師大部,將第5師、第7師擊潰。第三階段,實行戰略轉移。敵及時以戰役預備隊堵塞了缺口,形成東西相連的防禦體系。解放軍經連續作戰,糧彈基本用完,繼續進攻亦有困難,決定停止進攻,以一部兵力進行機動防禦,掩護主力轉移休整。轉移中,志願軍第180師遭受了嚴重損失。此役共殲敵萬餘人,消耗與繳獲了敵大量物資裝備,鍛鍊了剛入朝參戰的部隊。
透過上述運動戰五次戰役作戰的重大收穫,主要有兩點:一是殲敵23萬餘人,把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從鴨綠江邊趕回到了三八線,並把戰線穩定在三八線附近;二是迫使敵軍由戰略進攻轉入戰略防禦,並接受了停戰談判。
戰略相持階段(陣地戰階段)。這個階段從1951年6月11日開始直到停戰。為什麼出現了這樣一個階段呢?這是敵我力量消長的結果,是戰爭形勢的發展所決定的。朝鮮戰爭進行到1951年6月,敵我雙方經過5次戰役的較量,力量綜合對比已趨於均勢(敵44萬,我80萬,1∶)。美國已被迫承認單純依靠軍事手段難以解決朝鮮問題,而戰爭的持久又對其全球戰略不利,因此採取了兩手策略,除了加強其作戰活動外,提出了停戰談判。從我方來說,雖然已取得了很大勝利,但從歷次戰役中可以看出:“敵人不被大部殲滅是不會退出朝鮮的,而要大部殲滅這些敵人,則需要時間。”當時,軍委指示“至少要準備兩年”。其次,從歷次戰役中還可以看出:由於諸多條件的限制,“軍隊實行戰略和戰役性的大迂迴。一次包圍美軍幾個師,或一個整師,甚至一次整團,都難以達到殲滅任務”。如要達到這樣的任務,在志願軍來說,還需要有個由打小殲滅戰到打大殲滅戰的過程。戰爭的永續性越來越明顯。另一方面,形勢的發展,亦可看出,只有軍事鬥爭沒有###的配合也是不行的。所以,在五次戰役後,黨中央和毛主席便明確地提出了“充分準備持久作戰和爭取和談達到結束戰爭”這一總的戰爭指導方針,以及“持久作戰,積極防禦”的戰略方針。為了貫徹這一戰略方針,在作戰指導上還提出了由小殲滅戰,逐漸向打大殲滅戰過渡“零敲牛皮糖”的方針,在力量使用上提出了“輪番作戰”的方針。就這樣,由於敵我力量對比的均勢,再加上停戰談判(7月10日開始)這個因素,戰爭就形成了相持局面。
一、抗美援朝(4)
這個階段,作戰的主要特點是:第一,軍事鬥爭與###交織進行,打談結合,以打促談;第二,戰線相對穩定,沒有運動戰時期那樣大的進退,敵我雙方的作戰行動大多是區域性性質,而且都是以陣地作依託;第三,在長期對峙中,敵我雙方都為奪取主動,想方設法打破對方防禦。敵人耍盡了招數(除了原子彈,所有現代化武器都用上了,所有的手段都用上了,如什麼“絞殺戰”、“細菌戰”等),志願軍也動用了相當力量,採取了許多措施,無論在技術上或戰術上都有不少新的創造(如“地下長城”、“鋼鐵運輸線”等)。第四,隨著戰爭的發展軍隊技術裝備逐漸得到改善,軍隊愈戰愈強,日益主動。
在這個階段,大的軍事行動有六個:
第一,1951年夏、秋季防禦作戰,從1951年8月開始,至11月底結束,共約4個月。敵被迫於1951年7月10日在開城與我方進行停戰談判。在談判中,敵方毫無誠意,狂妄地提出將軍事分界線劃在志願軍陣地後方,企圖攫取我方12000平方公里土地。在遭到我方嚴詞駁斥後,敵即施行“軍事壓力”,相繼向志願軍東線之麟蹄、楊口以北及鐵原以西天德山、馬良山和北漢江東西地區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