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60餘萬套。總金額約為人民幣5000多萬元。以上武器,裝備了寮國主力部隊25個步兵營、3個高炮營、1個榴彈炮營、1個工兵連、1個通訊連、2個警衛連以及地方部隊,共約3萬餘人。在我國的積極幫助下,寮國戰鬥部隊(1965年10月1日改稱為寮國人民解放軍)由數量不多的單一兵種,發展為擁有炮兵、工兵、通訊兵等專業技術兵種的正規部隊。1967年以後,根據寮國愛國武裝力量的要求,我國提供援助的專案和數量不斷增加。僅以槍和槍彈為例,1966年前平均每年援助各種槍3800餘支(挺),各種槍彈450餘萬發;1967年至1972年,平均每年援助各種槍5200多餘(挺),各種槍彈900餘萬發,寮國抗美救國鬥爭的最後3年,即1973年至1975年,平均每年援助各種槍支17800餘支(挺),槍彈2300餘萬發。這3年,還援助各種火炮2400餘門,炮彈90多萬發,汽車290餘輛,輕型坦克和裝甲輸送車22輛,摩托車80輛等。1960年至1977年,我國向寮國無償提供的武器裝備物資援助主要有:各種槍萬支(挺)、火炮2780餘門,坦克、裝甲車34輛,各種槍彈億發,炮彈267萬餘發,手榴彈92萬枚,地雷萬個,無線電機2530部,有線電機2654部,汽車773輛,炸藥958噸,軍服257萬套(件),主副食品771噸等,為寮國人民取得抗美救國鬥爭的勝利做出了貢獻。
中國還向阿爾及利亞、古巴、幾內亞、阿拉伯葉門、柬埔寨等10多個國家,相繼提供了一些武器裝備援助。1958年12月,阿爾及利亞軍事代表團訪華,要求給予軍事援助。中國政府為支援阿爾及利亞抗法民族解放鬥爭,從1958年至1963年,共援助阿爾及利亞槍炮15萬餘件,其中包括美式武器3萬餘件,及時滿足了阿方需要。1960年7月,應古巴政府的要求,中國向其提供了各種槍1830支(挺),無座力炮800門,當時中國剛開始生產高射機槍,數量有限,但為支援古巴人民捍衛民族獨立的鬥爭,人民解放軍寧可自己暫不裝備,卻優先援助了古巴。1960年10月,幾內亞國防部長凱塔·福代巴向中國駐幾內亞大使提出軍援要求。同年,毛澤東主席會見訪華的幾內亞總統時,明確表示要贈送一些輕武器,1961年2月,中國就向幾內亞提供了8個步兵營的武器裝備。非洲也是接受我國軍事援助數量較大的地區之一,其中,坦尚尼亞又是這一地區的重點。1964年,中國開始向坦噶尼喀和桑給巴爾分別提供軍事援助。1967年後,中國對坦尚尼亞聯合政府提供軍事援助。1970年以後,中國隨著援建坦贊鐵路工程的展開,對坦尚尼亞的軍事援助進一步加強,除無償提供坦克、飛機、艇船、汽車及通訊、工程器材等武器彈藥外,又分別於1968年、1970年,以貸款方式援建海軍基地和機場各1個。1972年又無償提供1個機場的全套飛行保障裝置,這套裝置計有車輛67輛、雷達2部,以及養場機械各種器材870餘項。
80年代以後,除對朝鮮、巴基斯坦、孟加拉、坦尚尼亞、扎伊爾、辛巴威、盧安達、索馬利亞等35個國家繼續提供軍事援助外,又對茅利塔尼亞、賴比瑞亞、維德角、賴索托、阿曼、泰國、布吉納法索等國家開始提供武器裝備援助。其中,採用無償方式援助的有24個國家,採用其他方式援助的有19個國家,與此同時,遵照“平等互利,共同發展”的原則和“有出有進、有給有取”的方針,還同一些國家友好協商,透過以物易物方式,一方面滿足對方的需要,一方面獲得某些自己需要的技術資料和裝備樣品,為自己的武器裝備現代化建設服務。中國政府和軍隊始終按照尊重對方、平等相待的精神,為支援受援國獨立自主、自力更生地加強國防,做出了貢獻,受到了受援國的讚賞。坦尚尼亞國防國民服務部部長索科伊內說:中國本著兄弟般的友好感情給予我們的援助,用來鞏固我們的國防,和與帝國主義反動派企圖危害我們民族安全的各種各樣的威脅作鬥爭。泰國武裝部隊最高司令阿鐵·甘郎逸將軍說:中國向泰國提供軍事裝備,不附帶任何條件來改進我們的裝備,保衛我們的國家,有助於泰國增強防禦能力。
四、維和行動
中國作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在一貫致力於維護國際和平與安全,重視並支援聯合國憲章精神指導下,為維護國際和平與安全發揮其應有的作用。隨著綜合國力的大大提高,我國在國際舞臺上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這無疑為軍隊的軍事交往提供了更為廣闊的天地。積極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