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可取勝。康將軍與陳友諒有舊,能否以詐降誘他前來?”
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狼來了,是逃是戰,劉伯溫一錘定音(2)
康茂才沉思片刻,說:
“末將遵旨。末將昔日在蘄州(今湖北蘄春),陳友諒趨奉徐壽輝,亦常來我家做客。我家門房老僕康福與他相識。今老僕尚相隨在側,待末將修書一封,讓老僕送去,說我在大帥處受歧視,欲重投舊友,他必定不疑,即可誘他前來。”
劉伯溫在旁點頭稱好,又將各項細節詳細交代一番,康茂才領計而去。
示假隱真,引蛇出洞
陳友諒身穿繡金袞龍袍,頭戴沖天冠,坐在以太平府大堂改成的臨時金鑾殿上,滿心喜悅地與手下文武要官商議攻打應天事宜,忽有帶刀侍衛上前跪報說:
“有個人,聲稱是皇上舊友康茂才派來下書的,亦與皇上相識,請求拜見。”
陳友諒剛剛登基,正想叫舊日相識見見他今日富貴,以示苟富貴,毋相忘之旨,連忙下令召入。
那人進門即跪拜,並雙手捧上書信。
陳友諒看那人是康茂才的老僕,哈哈一笑,叫人接上書信,一邊拆閱,一邊炫耀道:
“那不是康福嗎?為何仍是這般寒酸,想是你家主人在朱和尚那邊混得不如意。你看看朕今日富貴嗎?何不叫你家主子過來追隨我,朕保他享榮華,受富貴,做個大官。”
那康福聞此言,即號啕大哭起來,嘮嘮叨叨,說起康茂才投降朱元璋後種種苦狀。
陳友諒已把信看完,哈哈大笑著說:
“康福,你不必哭了,你家主人倒也是個識時務之人。過去降朱和尚亦是無法,朕不怪他。他在那邊難以存活,當然應當回來隨我。你回去告訴他,朕一切按信中說的去做,三天後三更吾必達江東橋。待事成,朕必賞他個大大的官兒做做。朕怕事情洩漏,不另修書了,你就這麼告訴他便可以了。”
康福臨走時陳友諒問他:
“江東橋是座什麼橋?”
“木橋。”
陳友諒點點頭,賞了大筆金銀,叫人把他送走。
待康福離去,太師鄒普勝將康茂才的來信看了一遍。那信中說康茂才在朱元璋處終日惶恐,惴惴不安,故欲為友諒內應,請友諒速來攻應天。
信中把應天城中兵力部署一一詳告,並勸友諒兵分三路,各攻一門。他願在城外江東橋相候,親自來接引他,誆開城門,直搗朱元璋帥府,生擒朱元璋以作見面禮。
鄒普勝把信遞給太尉張定邊看了,低聲商議了一會,便向陳友諒跪奏道:
“皇上,康茂才投降朱元璋多年,情形不知,不可輕信。今日來信投降,只怕其中有詐。”
陳友諒哈哈大笑起來,用不容置疑的口氣說:
“卿等不必生疑。康茂才這狗才朕是知道的,為人講交情,重義氣,昔日與朕是可換腦殼的好友。他今日在朱和尚處受盡窩囊之氣,見老友今日如此富貴,朱和尚又兵弱勢單,他不來投朕,又去投誰?你等聽朕安排即是,不必多言!”
康茂才,字壽卿,蘄州(今湖北蘄春西南人)。明大將。他通經史大義,事母至孝,曾巧施詐降計,大破陳友諒,為朱元璋掃平這個勁敵立下大功。後從軍徵西,取興元后卒于軍中。其子才十歲,以功封侯。
鄒普勝心中不服卻只得唯唯退下。
那康福剛到應天城門,就被等候的人帶去見朱元璋。他正在焦急地等待陳友諒的訊息。
康福把陳友諒應允康茂才做內應的話說了一遍。朱元璋又詳細問過他當時的神情,便大笑起來,說:
“這個剛愎自用的傢伙,志大才疏,吾知他必會上當。憑此一事,知其人必敗!”
他立即與劉伯溫調兵遣將,分頭埋伏。
陰謀與陽謀,都傾注在龍灣之戰(1)
月黑風高,伸手不見五指。
陳友諒水陸大軍兵分三路,銜枚疾走,悄悄嚮應天進發,太平城只有兩千人馬留守。
陳友諒親率三萬精兵,於三更時分,到達江東橋,他命人去橋上接頭。
那人走到橋上,按約定暗號,大呼三聲:
“老康,老康,老康!”
四周卻靜寂無聲。
陳友諒心中有點發毛,下馬走至橋邊,伸手一摸,冷冰冰的,這哪裡是木橋,明明是石橋,那木橋哪裡去了?他連忙問帶路的人,那人也茫然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