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口以及火山現象和深成現象的根本區別就是這樣。最後,該書無與倫比的功績就是論證包含在本書之內並且似乎是偶然散見於其中的那些新思想。”
這些新思想中的一些思想組成了他上述著作的第六章。達爾文在這裡首先注意到粗面岩和玄武岩之間的差別。劃分這些差別的過程是在這些山岩組成部分比重的影響下進行的。達爾文在自己的考察和其他作者部分記載的基礎上證明,由於較重的晶體降到熔岩的下部和較輕的晶體位於熔岩的上部,岩漿就被區分開來。從火山錐體中流出來的熔岩就是這樣區分的,深處的岩漿也是這樣區分的,同時形成相應的岩石。正如沙茨基指出的那樣,這一結論就在過了一百年以後的今天也未失去它的意義。
這一章的第二個總結是論述火山島的分佈和火山現象。達爾文強調指出,大多數海洋上的島是火山島。這就向他提出了火山島和火山現象的起源問題。他在這裡反對當時的權威列·馮·布赫把所有火山島分成兩類:一類是中心火山島。它周圍幾乎在各個方向都有大量的噴溢物;一類是火山島山脈。達爾文認為,那種中心火山島是沒有的,當然,儘管在每一群火山中,總有一個高於其餘的一切火山。至於火山島山脈,那麼它們在群島上形成一條線就很少能適應於鄰近大陸海岸的外形。大陸上的山脈也很少靠近海岸的情況,迫使他在裂縫和斷裂處(它們是在海床變為陸地的情況下在上升時沿著大陸邊緣形成的),尋找從海深處上升的大陸山脈和火山島山脈出現的共同原因。
這部考察著作的第七章同前六章不是直接聯絡在一起的。這只是“貝格爾”號在返回倫敦的路上,在澳大利亞、凡第門地、紐西蘭和好望角作的進一步的地質考察。它們曾被加在《‘貝格爾’號地質學》第二版上,大概是為了使專門用來闡述南美洲地質的第三卷更加完整吧。
該書是在一八四四年二月中旬完稿的,同年春末就問世了。
一八四二——一八四四年,達爾文孜孜不倦地從事物種問題的研究。從《一八四二年概要》與他在一八四四年七月前完成的他的理論的概要對比來看,這一點是很清楚的。的確,不管《一八四二年概要》的思想和為了證明理論而指出的事實多麼豐富,但還只不過是未來著作最初的提要或草稿。它不應當停留在這種粗糙的、不便於讀者閱讀的樣子上。因此,達爾文考慮到他複雜的理論只能從深入研究它的各個方面獲得成功,認為有條理地和更加全面地陳述自己的理論對他本人來說仍然是必要的。他寫了新的概要,其份量比《一八四二年概要》大約增加了三倍,並且仔細地進行了謄正。特別是擴大了有關自然選擇和生物的地理分佈那幾節。在寫完這部著作以後,他明白了這個問題是多麼重要,雖然他的理論面臨各種困難,但他越來越相信它的正確性。他認為,有威望的博物學家接受這個理論是科學上的巨大進步。但他同時也感覺到,他的結論與大多數學者的意見和看法相距甚遠,他的進化思想同他們是格格不入的,如果現在出版自己的概要,他就會孤立無援。他記得,賴爾曾無情地譏笑拉馬克說,學術界傲慢地對待老的進化論者和生物變化論者,認為他們是幻想家。要全副武裝地投入戰鬥。面臨大量的工作,可是他的健康情況總是在惡化。假若他突然死去怎麼辦?到那時候,他的理論,他的整個思想,大量的準備工作——已有大約十來個紙夾組成的全部札記和摘錄,在各種著作中所標出的重點,從各種學術著作和專門刊物上摘錄的作為資料的那些他所必需的全部文章,不是也全完了嗎?難道所有這些要同他一起毀掉嗎?
達爾文在心裡逐一回憶了他所熟悉的博物學家,以便確定他們之中誰能夠擔當起他的事業(他意識到他的事業在多大程度上還未完成),批判地研究他所蒐集的全部材料,用確鑿的事實充實他的每一個論點,分析研究理論上的各種難點,總之,替他寫出他的未來的著作。在他看來,這個問題會使每個真正的和誠實的博物學家感興趣,只要他深入研究物件,熟悉材料。但是,他知道,這項工作需要大量時間。因此,還必須在物質上給這樣的博物學家以鼓勵。
在我們面前有他思考和懷疑的結果,那就是他寫給他是親近的人和朋友——妻子的遺書。這封信幾乎全部值得引證。這是他用文字記錄下來的意願,是後繼者必需照辦的字據。
“我剛寫完我的物種理論的概要。如我所想的,如果將來即使只有一個有資格的裁判者接受我的理論,那也將是科學上的一個相當大的進步。
“如果我驟然死去的話,這封信就算是我最莊嚴的和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