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6rì,省委組織部常務副部長路英凡來新安市宣佈省委最新組織任命。任命新安區區委書記秦鳳為市委常委。這個訊息早已不是秘密,市裡早就傳開了。但任命大會過後,市裡一些有心的縣處級幹部都意外發現,按照省委的任職檔案,秦鳳在常委班子裡的排名居然在宣傳部長鄭善山之前。
經過調整後的新安市市委常委班子排序。鄭善山排在最後一名,而秦鳳則是倒數第二名。
按照常規,宣傳部長不會排在最後。而秦鳳無論是從資歷還是任職經歷等諸多方面來看,都不應該排在鄭善山前面。但省委的調整檔案白紙黑字寫著,誰也不敢說什麼。
鄭善山本來是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調整成宣傳部長,在常委裡的排序下降了幾位。而如今。又被省委調整到了最後一名,甚至還排在了一個新晉常委的後面。這種種的詭異之處,都在市裡的高層權力圈裡產生了一定的猜疑。
秦鳳正式走馬上任市委常委,兼任區委書記。
對於新安區來說,這不僅是秦鳳個人的職務升遷。同時意味著新安區這個中心城區終於有了其所本應具有的政治地位——中心城區,本來就要比普通區縣高出一籌。
可誰都沒有想到。就在秦鳳走馬上任後的第三天,市委突然緊急調整新安區班子。
區長顧凱銘調任新安市建委主任,新安市建委主任調任市zhèng fǔ副秘書長,而新安區的區長,據說是由京城某部委下來的一位掛職幹部,之前在鄰縣幹副縣長,今番出任新安區區長。
顧凱銘為什麼會突然被調整,傳說很多。有一種說法是顧凱銘受了市長周光力的“牽連”,隨著周光力在與市委書記東方巖的權力之爭中敗下陣來,他也跟著吃了“掛麵”、被打壓了;也有一種說法是,顧凱銘犯了經濟上的問題,但又不是太嚴重,市委將他調整到市建委主任的崗位上,也算是一種寬容和保護;還有一種說法更直接:就是顧凱銘之所以被調走,原因並不複雜,就是給新來的區長挪地方。
前兩種傳言,遠不如後面的第三種有市場。
區裡上下旋即傳得沸沸揚揚,都說這個新來的區長大人來頭不小。
……
……
1月9rì,下午,大雪紛飛。
區裡各鄉鎮的黨政主官頂風冒雪趕往區裡,參加全區幹部大會。今天下午,市委組織部要來區裡宣佈新安市最新的幹部任命。顧凱銘已經離崗,悄然離崗,在一個不為人知的下去,收拾了自己的東西,在市委組織部領導的陪同下,去市建委任職。
彭遠征開車在路上走得極慢,趕到區委大院的時候,他看了看錶,見已經誤了幾分鐘,趕緊跳下車,直奔區委小禮堂。
區委小禮堂裡早就坐滿了區裡各鄉鎮的黨政主官、區直各部門的一把手、區屬國有企業負責人,拉拉雜雜,近百餘名正科級幹部。
彭遠征悄然走進去,找了個邊角的位置上坐下,然後才向主席臺上望去,卻是吃了一驚。
市委副書記韓維、市委常委、組織部長宋炳南,兩位市委核心領導居然一起到場。秦鳳主持會議,主席臺上還端坐著一個30歲出頭的男子,文質彬彬,鼻樑上架著一絲金邊眼鏡,面帶笑容,神態從容。
一般而言,這種縣處級幹部的到任(哪怕是區縣黨政主官),頂多由組織部長出面就足夠重視了,但今兒個卻連平rì裡很少拋頭露面的黨群副書記韓維都出面了。這似乎也從一個側面對區裡的傳聞進行了某種印證——這個新來的區長大人,來頭真是不小啊!
市委副書記,組織部長,兩位核心領導親自出面陪同到任,這是多大的面子?
彭遠征都是這種感覺,何況是其他人了。
秦鳳清了清嗓子,朗聲道,“同志們,下面讓我們以熱烈的掌聲,歡迎市委常委、組織部長宋炳南同志宣佈市委最新幹部調整決定——”
雷鳴般的掌聲裡,宋炳南起身向臺下欠了欠身,然後直接抓過話筒道,“市委經過慎重考慮,從全市工作的大局出發,決定:免去顧凱銘同志新安區區委副書記職務,提名免去其新安區人民zhèng fǔ區長職務。顧凱銘同志另有任命。”
“任命蘇羽寰同志為區委委員、常委、副書記,提名蘇羽寰同志為新安市人民zhèng fǔ區長人選——”
宋炳南的話說到這裡,微微停頓了一下。當熱烈的掌聲再次響起,他卻揮了揮手,繼續朗聲道,“任命周大勇同志為區委常委。”
副區長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