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10部分

軍必須同時行動。因此,蔣介石在英國海軍在孟加拉灣掌握控制權及水陸兩棲同時作戰的兩項條件下,接受了蒙巴頓提出的北緬作戰計劃。

反攻北緬方案表面上是為打通中印交通線,實際上只是奪回密支那,建立飛機場,以配合美國太平洋戰略而已。

27日,蔣介石及隨行人員離開羅回國,羅斯福、丘吉爾飛赴德黑蘭與斯大林舉行會議。在德黑蘭會議上,斯大林堅持盟軍應於1944年橫渡英吉利海峽發動解放法國的攻勢(“霸王”作戰計劃)以及在法國南部登陸(“鐵砧”作戰計劃)。同時,斯大林還答應:在打敗德國以後,蘇聯將參加對日作戰。

德黑蘭會議結束後,羅斯福、丘吉爾又飛返開羅,與聯合參謀長委員會進行討論。英國方面認為,蘇聯參加對日作戰改變了整個戰略計劃,東南亞的軍事行動已失去意義,因此,他們主張取消在安達曼群島實行兩棲作戰的“海盜”作戰計劃,全力實施“霸王”作戰計劃,並集中登陸艦隻供應在法國南部登陸時使用。美國方面則認為開羅會議已對蔣介石作出承諾,如果放棄緬甸作戰計劃,勢將引起不良後果。在會議上,英美雙方爭執不下,分歧較大。最後,羅斯福於12月5日接受了丘吉爾的意見,決定取消“海盜”作戰計劃。

12月7日,羅斯福電告蔣介石,鑑於明年晚春在歐洲有一大戰,故不能供應足量登陸艇於孟加拉灣實行兩棲作戰,閣下是否仍照原定反攻緬甸計劃進行作戰,或將該計劃延至明年11月。蔣介石接受了羅斯福提出的第二種方案。

當時,中國駐印軍為掩護修築利多公路,已於10月開始進入緬北對日作戰。羅斯福在其軍方的影響下,悄悄地放棄了上述第二種選擇,實際採用了第一種選擇,於是致電蔣介石要求派中國遠征軍人緬作戰,配合中國駐印軍反攻緬北。

第六編 走向勝利(1943。7~1945。9)

第三十四章 中國駐印軍和中國遠征軍緬北、滇西反攻

第二節 中國軍隊反攻緬甸的準備

一、中國駐印軍的整訓

第一次緬甸戰役失敗後,中國戰區參謀長史迪威、中國遠征軍司令長官羅卓英率少數人員退到印度。新編第38師(師長孫立人)奉命掩護英軍撤退,並由緬甸提定以北向印度撤退,於5月底到達印度英帕爾,副司令長官兼第5軍軍長杜聿明率軍部直屬部隊和新編第22師(師長廖耀湘)由緬甸大洛、新背洋向印度撤退,於8月初到達印度迪布魯加爾。

1942年4月中旬緬甸戰役急劇逆轉之際,史迪威令助手格魯伯准將赴重慶向蔣介石呈送《在印度組織訓練中國軍隊計劃書》,提出經緬甸通往中國的陸空運輸線很可能被日軍切斷,武器裝備難以運送中國,建議精選中國官兵10萬人,到印度去訓練,撥用中國所得祖借物資中的裝備,由美國軍官訓練,組成2個軍,每軍3個師,另加1個師及傘兵6個營為後備,並另訓練若干炮兵部隊和坦克部隊。這個計劃得到了蔣介石的原則同意。

1942年6月3日,史迪威自印度飛返重慶,4日,晉謁蔣介石,再次提出在印度訓練中國軍隊的計劃。蔣介石原擬令轉入印度的中國官兵在印度休息幾個月後,從西藏返回國內,在聽取了史迪威的計劃後,批准了他的計劃。

隨後,又同意空運5萬軍隊到印度進行訓練。美國方面也同意在印度訓練中國軍隊的計劃。美國陸軍部作戰司還建議,援助中國租借物資應取決於中國先從事軍隊整改,而中國的軍事成就則是繼續祖借法的唯一可接受的保證,從而使訓練計劃被提到了議事日程。

蘭伽訓練基地可容納2萬人,史迪威原設想在此訓練裝備中國軍隊10萬人,並提出在此訓練中國軍官,作為回國教練30個師之用。後經蔣介石決定,除在蘭伽訓練基地訓練中國軍官外,中國駐印部隊亦留此訓練補充,並由租借器械內配給裝備,並規定,中國駐印部隊的整訓、管理、紀律方面,由中國軍官負責;裝備、教練方面,由美國軍官負責。衛生、伙食、營養、醫藥、運輸等方面由英印軍官負責,限1943年2月完成之。教練營以史迪威任長官,羅卓英為副長官,波特諾為教育長。8月,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下令撤銷“中國遠征軍第一路司令長官司令部”,成立“中國駐印軍總指揮部”,任命史迪威為總指揮,羅卓英為副總指揮,波特諾為參謀長,溫劍鳴為副參謀長。

8月4日,史迪威飛抵蘭伽,主持蘭伽訓練。中國駐印部隊已先後入營。

26日,蘭伽訓練營正式開始工作。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