隊包圍。但是,這座山懸崖陡壁,土豪們把所有東西部藏在離地面一百多米高的半山腰的洞裡,又把上洞裡的木樁路全部破壞,部隊上也上不去,打炮也無濟於事,戰士們開始產生急躁情緒。海東同志想,我們上不去,就想辦法“請”他們下來。他一邊穩定部隊情緒,一邊組織戰士們抱來一大堆乾柴,放到山腳下,上面撒了很多幹辣椒麵,用火一點,濃煙四冒,很快籠罩了整個山洞,迫使土豪劣紳們只好乖乖的投降。我們把繳獲的東西除少部分留用外,大部分都分給了當地人民群眾,有力地打擊了敵人,發動了群眾,擴大了政治影響。
一九三五年七月,當聽到中央紅軍和四方面軍會師於川西毛兒蓋,準備北上的訊息後,紅二十五軍指戰員無不歡欣鼓舞,到處奔走相告。鄂豫陝省委當即召開會議,迅速作出了配合中央紅軍北上,西進甘肅的決定。部隊晝夜兼程,過六盤山,下慶陽,來到甘肅黑水。這時候,突然下起大雨,黑水河猛漲,部隊行動受阻,只好駐紮下來。徐海東同志不顧疲勞,連夜觀察地形,認為黑水是個盆地,一旦敵人包圍,我們連個退路也沒有。他告訴當時任參謀長的戴季英,讓他在凌晨三點鐘以前必須組織部隊離開黑水,防止敵人偷襲。可戴季英不以為然,矇頭大睡,耽誤了部隊行動,果然天剛拂曉,國民黨馬鴻逵部的騎兵突然衝了上來,加之我們沒有打騎兵的經驗,情況十分危急。徐海東同志和吳煥先同志身先士卒,和戰士們一齊揮舞大刀,奮勇衝殺,並抓住敵人的弱點,集中放排子槍,終於消滅了這股敵人。就在這次戰鬥中,我們的政委吳煥先同志不幸被敵人的冷槍擊中而光榮犧牲。徐海東同志失去了親密戰友,十分悲痛,親自為吳煥先同志洗身穿衣,舉行葬禮。在行軍途中,他組織大家總結打騎兵的經驗。我記得當時還編了這樣一首歌子:“敵人的騎兵不可怕,沉著敏捷來打他,目標又大又好打,排子槍快放一齊殺。我們打垮他,我們消滅他。殺!”
一副鋼骨鐵筋徐海東同志在長期的革命鬥爭實踐中,不斷磨鍊,造就了一副鋼筋鐵骨。凡是和徐海東同志接觸過的人,無不讚頌他的心是紅的,骨頭是硬的。中國人民的朋友、美國著名記者埃德加。斯諾先生就親切地稱他是“紅色窯工”。徐海東同志也常說:“我祖輩六代都是窯工,受盡了土豪劣紳的壓榨,吃盡了舊社會的苦頭,如果沒有共產黨,我徐海東還不照樣做窮窯工。我們只有跟定共產黨、毛主席,團結起來鬧革命,奪取敵人的‘印把子’,才能翻身求解放。”這正是他參加革命的動機和出發點,也是他在鬥爭中出生入死,為無產階級大眾過上好日子而不怕掉腦袋的精神力量。
徐海東同志一生中南征北戰,經歷了無數次的戰鬥,親自指揮過無數次的戰役。在槍林彈雨中,衝鋒陷陣,為革命先後九次負重傷,而輕傷更是不計其數。我永遠不能忘記,有次戰鬥結束後,我們在河裡洗澡,他喊道:“小徐,你過來看看,我身上又叫白狗子咬了多少窟窿?”我看到他渾身上下到處都是大大小小的傷疤,激動得流下了眼淚。回想海東同志在戰場上,無論仗打得多艱苦,我從來沒有聽他喊過半句苦,沒有講過沒辦法的話,而是哪裡敵情嚴重,他就出現在哪裡。每次部隊撤退,都是等大部隊走完後,他才下山,起到了堅定軍心、鼓舞士氣的作用。北上的時候,部隊剛進入陝南山區不久,一次突然發現敵情,他和程子華同志冒著生命危險,上山察看地形,不幸被敵人的一顆子彈打穿了嘴巴子,傷勢很嚴重。程子華同志也負了重傷。他堅持不下火線,躺在擔架上繼續指揮戰鬥,直到打垮敵人的進攻。
徐海東同志對敵人恨,對革命的同志卻總是關懷備至。不論是在堅持鄂豫皖蘇區反圍剿的艱苦鬥爭中,還是在歷盡艱險的長征途中,他和紅軍戰士同甘共苦,從不以領導者自居而搞特殊化。我們離開鄂豫皖蘇區,經平漢,過棗陽,到陝南這一段,經常受到敵人的襲擊,部隊常常沒有飯吃,沒有水喝。有一次,剛支好鍋,被敵人一個炮彈打得粉碎,炊事員也壯烈犧牲了。沒有辦法,海東同志就帶頭吃生黃豆麵。他有時還把自己的馬讓給傷病員騎,而自己卻拖著帶病的身子爬山行軍。他的這種高尚的品德,深深感動著廣大指戰員,影響著全體幹部和戰士,全軍上下互相關懷、互相愛護蔚然成風,形成了一股不可戰勝的革命力量。
徐海東同志為革命鞠躬盡瘁,積勞成疾,但他意志堅強,充滿革命的樂觀主義精神,以極大的毅力頑強地同疾病作鬥爭。我們都為他的健康暗暗著急,可他卻把自己的安危置之度外,總是樂哈哈地對去看望他的人說:“沒什麼,這副骨頭還散不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