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之塔,位面探索層,位面學者專用的操作間內。
夏多一番操作將位面探索陣列設定為主動探索,目標則是已經被時之塔錨定的【黃沙半位面】,並命令塔靈將結果投影出來。
片刻過後,操作間正中六組資料,每一組探測資料,都是一個由1200多個簡化奧術幾何圖形符號組成的群落,彼此間界限。
這樣一組資料,在地球上可以稱之為“1200維資料集”,位面探索陣列就是透過這1200多個維度來描述感知場域在以太間層探測到的時空狀態。
這其中就隱藏著和位面有關的資訊,當然這一個資料中肯定不止包含位面相關的資訊,還有更多資訊,或許能反應出這個世界的部分本質。
當然主要還是和位面相關,畢竟是位面探索陣列收集的資料嘛!
就如同描述人的狀態,可以用身高、體重、愛吃甜這三個維度,但還可以有更多。
描述以太間層的時空狀態,當然也可以有更多維度,而不僅限於,1200多維。
當然,這1200維僅僅只是夏多簡單粗暴地將1200多個奧術幾何圖形分別當成了一個維度,才有1200維之多。
或許裡面只存在120個維度,而每個維度都用10個奧術幾何圖形來描述具體的引數。
至於真實情況到底如何,夏多現在還無法得出結論,暫時將其按照1200維資料集去處理總歸是沒有問題的。
資料分析的過程其實就是給資料降維的過程,現在只是稍微繁瑣了一點而已。
在地球上,別說是1200維資料了,就算是維都不稀奇,只不過地球上有計算機可以利用,在這裡夏多就只能人工手動降維。
但也不至於複雜到哪裡去,只要摸清楚其中的主要脈絡即可,就比如他現在將要做的——
六組反應以太間層時空狀態的資料,都是位面探索陣列在以太間層投射的感知場域所記錄的包含【黃沙半位面】資料,其中比較容易發現的就是【黃沙半位面】在以太間層中的外顯特徵。
在去除半位面在以太間層自主遷移導致的資料偏差後,所得到的就是恆定時空中較為穩定的【黃沙半位面】外顯特徵了!
現在的夏多對於以太間層暫時還沒多少興趣,當然也可以說暫時還沒能力去研究這個,他更關心位面本身。
因而,這六組1200維資料在進行降維後,實則就是黃沙半位面在恆定時空中的外顯特徵資料了,這是一個全新的、只有672維的資料集。
這個資料依然很複雜,但夏多現在又不是要研究這672個特徵點與黃沙半位面的全部對應關係。
他要的只有其中的一部分而已!
接著,夏多便從隨身空間中取出一本早就用完的筆記,這是他在綠野位面戰爭之前,來這裡記錄的黃沙半位面在恆定時空中的外顯特徵資料。
或者更直白地說,是進行位面改造前的黃沙半位面,在恆定時空中的外顯特徵資料。
如此兩相對比,直接就排除了一大半暫時還搞不明白的特徵點,剩下一百多個特徵點,就是位面改造使得黃沙半位面在以太間層中的變化了。
從1200維資料,到100多維資料,簡化了不是一點兩點。
實際上,夏多還可以進行更多針對性的改造實驗,以確定更多特徵點所對應的位面根源變動。
這還只是黃沙半位面,後面還可以有【藍晶位面】,或者其他什麼位面。
而在這一系列實驗之後,又能得出位面與以太間層時空狀態之間更為清晰的關聯,得出一個更為準確、更為實用的位面外顯特徵模型,從而提高發現新位面的效率!
……
在找到這段時間的位面改造對【黃沙半位面】在恆定時空中的狀態變化關鍵特徵點後,夏多又將其代入到時刻變化的以太間層時空狀態中。
藉此找尋這組100多維的資料集在那個原始的1200維資料集中的位置變化,也即位面改造對黃沙半位面在以太間層中的實際影響。
或者用地球上的話來說,就是找到資料變化背後的物理意義!
資料分析本身是枯燥的,但如果將其與各種具體事物聯絡起來,那就變得有趣起來了,至少也不失為一種苦中作樂的方式。
一邊從腦海中調取時之塔藍圖中關於位面探索陣列感知場域的那部分資訊,一邊結合這部分資訊所對應的以太間層時空狀態,分析那組100多維資料集的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