饑民,是李家幾代家主收留我們,把我們安置在那邊,沒有你們李家,我們這些人也早餓死了。你們有難,我們出點力也是應當的。”
另一位劉伯也道,“是啊,一碼歸一碼,我們這些佃戶怎麼能一直白吃東家的飯呢,這不合規矩。三郎要是願意,就借我們一點糧,以後我們再還。若是三郎有需要我們下力的時候,就喊我們過來,管頓飯,或者給點糧食工錢,我們也收的心安理得的。我們雖苦雖窮,可也不能死皮賴臉的白吃東家的飯,要不會讓別人戳脊梁骨的,晚上會睡不著覺的。”
“是啊是啊,三郎肯讓楊先生收我們的娃兒讀書,我們都感激不盡了,哪裡還能再佔三郎的便宜,吃你的白食啊。”
不管李逍怎麼說,大家卻都是不同意再來這邊吃大鍋飯了,雖然李逍的大鍋飯真的好吃,可大家還是忍住了。
人雖窮,可只要還能活的下去,就沒有人願意放棄尊嚴。
“三郎,你也莫再說了,鄉親們的心意很清楚了,大家要的不是施捨。”趙先生這個時候也出來說話了,“如鄉親們說的,你借糧食給大家,也不要限定歸還日期,不要收息就好。若是以後你有需要大家出力的地方,到時我們再按工算工錢就好。這樣,大家也安心。”
李逍現在手上確實沒有什麼需要大家做事的地方,他還沒想好要做什麼。大家如此堅持,連趙先生都這樣說,李逍也無法再繼續堅持。
不過最終他還是提出了另一個方案,首先,大家繼續修那邊莊子的房子和把準備蓋的房子蓋完,在這期間,李逍管大家的飯,工錢就不算了,這也算是報答大家之前對他們的幫助。
其次,李逍給那邊莊子的八戶人家,每戶五石小米,這些糧食也不算是借,算是李逍對大家的酬謝。酬謝大家對婉兒、三娘他們一直來的照顧,算是對他們當初拿出糧食來幫李家還債的謝禮。
雖然大家當初拿出來的糧食並不多,可李逍堅持每戶五石,本來他打算多送點,可大家不肯多收了。
一戶五石,如果省著點吃,是能吃上三四個月時間的。
“那些孩子們以後就到這邊來讀書,吃住都在大院裡,開活開銷也全歸大院包了。十天休一天假,可以回家,遇農忙之時放一月假回家幫忙,其實時間就在我這裡讀書,也做點事情,學點手藝。”
李逍關於孩子們讀書的這個改動,大家都還是很高興的,反正小娃也做不了多少事,如果都在大院這裡讀書做事,那還給家裡省下了一人的口糧。
“麼得事,就按三郎說的辦!”
“多謝三郎了。”
李逍心裡也是很複雜,這些人很窮苦,可卻也很純樸,他們有時會斤斤計較,有些小狡詐。可很多時候,卻也還堅持著自己做人的底線,他們堅守著這本份,守著自己的良知。
“以後有事情,我也會請大家過來幫忙,來我這裡幫忙做事,我一天管三頓飯,另外再給工錢。工錢的話,看情況給,隨行就市,大家滿意不?”李逍問。
大家哪有什麼不滿意的,這樣的條件,自然是滿意的。要知道,另的地主家有時請佃戶做事,一般也就管一頓飯,再給點糧食啥的做工錢。
甚至有些扣門點的地主,工錢都不給,管一頓飯,然後就當是義務勞動了。
說完這些,大家的臉上又有了笑容。
他們覺得心踏實了,不再是白佔東家的便宜,雖然如老黃老劉等幾個老漢覺得李逍給每家五石糧還是有些太讓他們佔便宜,覺得有些不安,但李逍堅持,年輕人也都很心動,最終也沒再堅持了。
有了這五石糧食,這個冬天是能度過了,甚至省點吃能吃到明年開春。
“開飯了,大家趕緊趁熱吃吧。”大彪過來招呼吃飯。
一頓早飯過後,李家原來一個鍋裡攪食的幾十口人,身份便又有了區分,分成了四部份。
李逍、婉娘、李貞、趙先生,這自然就是主家一家。
而如楊大眼、大彪、鐵柱等這群江南來的人,他們的身份算是李家的親戚朋友,或者說是部曲,他們現在還沒在藍田官府登記,算是逃戶。不過如今有柳縣令在,幫他們入個籍應當不算什麼問題。
還有一部份人則是昨天大院裡留下的那十一人,這些都是有奴籍的,趙錄事已經答應把契約轉到李逍名下,他們以後的身份就是李家的奴僕。
最後那邊的莊戶們,他們的身份則是李家的佃戶,本質上他們還是官府在籍的良民,只是佃種李家的田地,跟李家算的上是僱傭關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