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漢武帝之前,三公九卿制實際已有近代君主立憲的影子,丞相為主要的治國大臣,丞相府中有個百官朝會殿,國王有時也親臨朝會殿與丞相商議國事,或由丞相主持廷議,然後領銜上奏。
侍御史,在三公之一御史大夫之下,受命於御史中丞,也算是位高權重了。
第九年間,國王駕崩,太子趙欣,即日入宮嗣位,這些人間的事,本來漸漸不動於方信蕭冰的心情了,但是現在又有不同。
想了想,蕭冰又問著:“那你的意思是?”
“朱新曾向我提出這個治水計劃,我表示贊同了,但是經過計算,這和原本地球上不一樣,或者說,和許多世界不一樣。”方信笑地回答:“李冰治水,造福於一方,你知道吧?”
蕭冰所在主世界,自唐時和地球上脫離了關係,之前卻是一樣,所以當然明白,她就點頭說著:“李冰父子建都江堰,位於錦城西北,岷江之上,前後歷時近三十餘年,自建成後,西蜀之地從此就達到——水旱從人,不知饑饉,時無荒年,天下謂之天府也,天府之國之美譽由此而來。”
“恩,我觀這個世界的地理,此國與蜀中有類似的環境,東水、益河、臨江,而匯成了涼江,而涼江又注入戎州主幹戎江,而成大江,如能在三河之間,建之人工河道,就可引此水合成一體,源源不斷引入平原,於洪旱不同季節卸洪排沙,分流治之,自可造福一方,但是,這是最低一層的人道功德罷了,如果我在以前,能取這個就足夠了,但是現在,卻還是不足。”
“改造環境,僅僅學李冰,的確可以造福一方百姓,恩澤可達千年,雖然歷年遞減,但是也可積上千萬功德,不過,僅僅如此的話,也會對其他生命產生巨大的壓迫和排擠作用,如果這個世界智慧生命只有人類的話,那還好,可是這裡卻不是。”方信遺憾地說著:“功德向智慧生命傾斜,這是目前諸世界的法則,這裡既然有著有智慧的妖精,山中又有大批草木之妖,所以設山神以教化,這和土地教化人類是一樣的道理,如果為一損一,斷絕了這蜀中無罪之妖精的後路,那冥冥之中,折損下來,所獲得的功德,就不多了。”
雖然功德向智慧生命傾斜,但是也不是說其他生命就沒有生存空間,導致一個種族非正常滅亡(比如濫捕濫殺某些動植物),那就會折去大量人道功德,這是天道對人道的平衡作用。
假如人道的鼎盛,是建立在斷絕其他生命的空間基礎上,那人道盛極而衰的道路,也就從此開始了。
這些領悟,當然蕭冰也知道,說著:“那就必須考慮到妖精一族的生存空間了?”
“是,所以改造,就必須加入許多因素,必須考慮到在這方空間生存的所有智慧生命,換句話說,在我看來,有智慧的生命,就是人。”方信淡然一笑:“雖然說山神妖精之屬,都可延生出半空間,作為洞府,一般人類無法威脅,但是這是對成就者,對大部分初撫育智慧的存在來說,還是必須和人類共同生活在一方天地中。”
“這些年來,我領悟五行,參悟天地人三局,卻是正要造個恩澤萬靈的改造格局和方案,如今僅僅有些雛形罷了,但是就算如此,你可知道,我已經摸到了河圖洛書的本質,如我所料的不差,如此局能成,我就能得河圖洛書了。”方信眸子幽深,若有若無,他一向是道行遠遠走在神通之前。
李氏六書,是儒家結合了“利者,仁之大矣”而開創的人道之法寶。
天地人三書,各是皇天后土之道,並李氏六書而成。
世界珠總攬諸寶,兼有玉如意,開天闢地,是以容納方信此時所有領悟,已經很有些前世地球上小說中一些先天法寶的味道,而這河圖洛書,也是領悟和證得,當然,這河圖洛書,是加入在世界珠中,使方信的道果更加圓滿徹明。
這就是自我開道的無上大宗師的力量和智慧了,俯仰之間,古往今來一切道果,都是開證無上道的資糧。
“那就是山神、土地、水伯、還有國宰了?”蕭冰想了想,說著。
“是的,人族宰相是朱新,但是要作宰相,還要為他添福加貴,這次成王請我,我正好問他要了這股龍氣,以成大事,山神的事,上次我與山神有恩,而且這次計劃也會有利山神,應該並無問題,水族方面,我就是一河水伯,餘下二河,還有戎江,再作考慮罷。”方信笑地說著:“所以我才說,因緣成熟,這方面卻要助我成事了。”
說完,他想了想,又說著:“這次朱果就要成熟,卻有十八顆,比原本想象的要多上六顆,想來自有用途,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