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87部分

的在大夏的期刊中巡遊,直到星洲在微積分上的研究能趕上大夏。

正常來說,大夏的領先優勢能保持兩三年時間,可是有了程晉州的參與,雙方的距離反而在漸漸拉大。

在學習的過程中,論文既是最好的表現形式。也是最好的學習方法。

完整的撰寫一篇文章,可以幫助作者理清思路,更容易使思維融會貫通。

除了將自己新學到的東西,撰寫成論文,分門別類的存放之外,程晉州還不忘和他的原團隊成員通訊。

侍墨專門派了7個人來回穿梭於德安和紹南,隨時用快馬將兩地的郵件送來送去。程晉州著力在南陵、德安和紹南之間建立的道路也發揮了極大的作用,幾百裡的路程,快馬半天就能到,幾乎達到了京畿附近的標準。

程晉州的快速寫作不僅幫助了團隊成員,更是刺激了德安的星術士們。

由於星術士之間的人數稀少,身份高貴,愛惜羽毛的結果,就是互相之間能夠更開放的分享成果。諸如曹豐等星術士,他們雖然不會直接告訴其他人自己的研究內容,但卻願意在某一階段的時候,進行小範圍的通報——實際上,近代的數學家們亦有類似的習慣,高斯就是其中的典型人物,他的很多研究都沒有公開,直到人們檢視其遺物,方才在通行的信件中,找到許多令人驚歎的結論。

外圍的星術士們看不到程晉州團隊的研究過程,但他們卻能夠看到,微積分的許多謎題,在他們的研究程序中出現,解決,消失……

世界的謎題永無止境,但人們接觸到的卻是有限的,一個人解決了謎題,同樣研究它的人,就等於浪費了全部的研究時間。

從一開始,數學研究便帶有了競爭的內涵。

就連姜璜星術士,都不可避免的捲入了微積分的研究中去,他甚至擔心,假如再陪泰宇一個月,自己或許會丟掉全部的優勢。

然而。他的加入,不僅沒有追上程晉州的腳步,反而掩飾了程晉州的快速進步,從而讓他抄的愈發淋漓盡致——或許在目前的情況下,用複習的說法更好聽。

等到泰宇籌集了足夠的銀兩,趕回紹南的時候,程晉州已經存下了8篇文章,並公開發表了三篇。

三篇文章,兩篇是以自己的名義,一篇則以魯冠道作為第二作者——後者的確參與了實驗,雖然程度不深。但沒人會和程晉州深究這些,如果是名普通的三星星術士作弊的話,星術士協會興許會介入調查,但在程晉州身上,又能派誰來調查,劉匡乾脆就當沒看見。

遞交了成果報告的程晉州,顯的非常冷靜,與泰宇見面也絲毫沒有變化,對他遞來的上千萬兩的飛票更是看也不看的道:“您也真放心在大夏的藩庫裡存1000萬兩銀子?”

泰宇尚未完全從程晉州的新成果中醒悟過來,愣了一下才反應過來,笑道:“普通人的政權,難道敢貪了星術士的銀兩不成?”

“什麼事都有可能發生,要是我的話,寧願要1000萬兩的白銀。”

“那要上千人才能運輸。”泰宇嚇了一條。

程晉州搖搖手,沒有追究道:“我來想辦法,一級棉素果,我儘量弄來。”

他也沒有完全答應。

泰宇自然千恩萬謝,同時注意著姜璜等人的工作道:“那麼,我也加入你們的隊伍,一起做研究吧,趁等待的時間。”

第三百三十二章 團隊成員

泰宇是四級三星星術士。又是星術士委員會的委員,屬於平日裡請都請不來的角色。

程晉州只猶豫了一下,就笑道:“歡迎歡迎。不過我們是個團隊,不僅僅是隊伍那麼簡單,您若是加入的話,就要遵守我們的準則,否則就得退出,如何?”

規矩說在前面比較好。不過,平常的星術士,可不敢如此直接的對泰宇說話。

泰宇不以為杵,一口答應了下來。他不僅有報償程晉州的意思,更好奇他是如何做到一個月時間,完成3篇論文的。

要不是姜璜星術士完成了兩篇文章,他簡直要將之當作非人類的故事來闡述理解了。

等到了下午的時候,趁著晚飯前的空檔,程晉州拉著泰宇飛去德安,給他介紹團隊諸人。

曹豐和金喜是傾向於生物和光學的實務星術士;白靖、錢嵐、廖愷再加上後加入的朱景升則偏於化學;來自聖堂的埃爾溫、文瑞和黃軒主研機械,埃爾溫偶爾則讀些商業方面的文章,就像是常見的極西老頭那樣;段翔是最純粹的數理星術士,在成為三星星術士之前,他的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