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定的道理,也代表了朝內相當一部分人的想法。可能是因為袁崇煥在遼西守了十年,女真人一直攻不破錦州、寧遠的防線。京師以及朝內的大臣對女真再無萬曆、天啟年間那麼恐懼。根據高起潛的回報,京中的百姓也是毫無驚惶,只是當作一件飯後的談資罷了。
“孫愛卿,這裡邊你在遼東最久,又親一步道:“回稟皇上,輔大人的估計倒極為中肯,女真這幾年被大明擊敗數次,兵力損失嚴重,即便敵酋皇太極四處徵兵,討伐黑龍江流域的野人部落,只怕增長也有限。當然,如果他不顧一切後果,全族一戰又另當別論!微臣以為這種可能性極小,若其元氣一傷,女真便有滅族之禍。錦州堅守十餘年,城牆不斷加固完善,微臣在錦州城牆佈防大量火炮,內儲糧食,故皇太極即以十萬之眾而來,也無法攻下錦州城。微臣擔心不在錦州,而是在錦州的前沿大淩河城!皇上請看,”
孫承宗走到宮殿側邊掛著的《大明皇輿圖》前,指著錦州一帶的地圖道:“這裡是錦州,後邊有松山、杏山、塔山作為依託,連連相扣,互為支援。但在錦州以東的大淩河城,卻是孤立無援。其東南的小淩河城因不便防守,微臣舊年守遼之時全面收縮陣地,便廢棄了小淩河城及大淩河東的右屯城。這些山城原本可以作為駐守之所,但女真人有火炮之後,小城易被轟塌城牆。錦州以東只有大淩河一個據點,皇太極在進軍錦州前,必會先攻大淩河,是以微臣最為擔心大淩河不可守!”
聽著孫承宗的解說,我不由皺起了眉頭,在原先的歷史記載中,在崇禎四年大明修築大淩河城,皇太極親率兩餘萬人馬將其團團圍困。朝廷派出的四路援軍都給擊潰,大淩河城也因為彈盡糧絕,最終開城投降。此役大明損失諸多戰將,其中拒不投降的何可剛死於祖大壽後之手(祖大壽騙得皇太極信任後逃歸又堅守了錦州十年)。而後金則恰恰相反,因為漢人將領的大規模投降,使得後金的實力得到了提升。
大淩河之敗可以說是一個劃分點,大明至此再不曾有人敢提出恢復遼東的計劃,遼薊督師孫承宗也因此受累下臺。此後遼東在被動挨打中,逐漸丟失一個又一個的據點,最終一直退回到了寧遠。
這段歷史我記得相當清楚,就算是我統治的這個時代,大淩河城這一戰關係也仍舊重大。因為大明跟女真上一次作戰失利了,要是丟失了大淩河,大明要想恢復遼東,就得重新開始佈置據點。
我看著地圖問道:“現如今大淩河守將何人?”
傅宗龍欠身回答道:“稟陛下,現任大淩河守將是總兵官祖大壽!”
“又是他?!”我不由失聲道。
孫承宗跟傅宗龍面面相覷,不知皇上指的是什麼!難道皇上對祖大壽有什麼看法嘛?!不過,上一回祖大壽平山東之亂,皇上對其讚賞有嘉!廣寧之役中祖大壽死戰不退,雖然最後丟了廣寧城,各路將領都降了一級,但是應有的賞賜一點都沒有少。皇上突然說這麼一句話,是什麼意思呢?!摸不著頭腦的孫承宗還是問道:
“皇上,祖大壽駐守大淩河有什麼不妥嘛?!”
我連連搖頭道:“不,不,朕只是沒想到會是他守那裡!”我暗暗否認自己心中荒唐的想法,雖然此時跟另一個時空的歷史何其相似,但祖大壽必會堅守無疑。有了袁崇煥主持,大凌城就不會孤立無援,也決不至於給皇太極打得毫無還手之力,歷史絕對不會重演!
“皇上,微臣也以為錦州堅守必無問題,只是在於大淩河如何確保?!是否需要從山海關調兵救援?”傅宗龍是兵部尚書,這是當任此職來第一次面臨大戰,所以他不能不謹慎其事。
“派兵救援?!”
歷來遼西告急,山海關一帶就會戒備,必要的時候就帶兵出關救援。這一次需不需要呢?大淩河有三萬人馬,加上山城裡的居民,至少可以徵調四萬的壯丁。而在錦州駐有四萬人,周邊的松山、杏山、塔山三個據點分別駐守著一萬人。除了皮島的兩萬兵額,寧遠因為是重鎮,相對而言所需兵力極少,只留了兩萬作為策應。山海關則駐有馬世龍率領的四萬兵馬,山海關雖然在內地,但是離山海關不遠就是九邊之一的薊州鎮,山海關的駐兵不僅隨時出關,但也隨時準備進關支援北面長城一帶。也就是說在不救援的情況下,錦州防線上,明軍跟女真人都是十萬之眾,一對一!
錦州需要救援嘛?!
我來回思量著,援兵去得太少就等於沒去,否則就會給皇太極圍點打援。要是派遣援兵,那從何處調如此多的駐兵呢?將山海關搬空嘛?!我不由得陷入了深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