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36部分

京師各部官員除了稍微有些吃驚外,倒沒有什麼反對意見。至於御史們則被我的話全部駁了回去,沒有調查就沒有言權,你們御史都是坐在京師聽人所言而已,沒有必要再浪費奏摺。

至於立儲的事,因為我已經答應了早晚會立煒兒為太子,而內閣大臣跟六部大臣跟我在這件事上已經有了默契。很多官員已經沒有提起這件事,就算個別言官還在喋喋不休,也給我將他們壓了下去。而欽天監的官員們則有的忙了,因為明刊號外舉出熒惑犯太微的種種預測不對,禮部要求他們儘快核對準確,重新確認熒惑犯太微預測何事。是以欽天監的大小官員都在忙這個事情,只有監正湯若望因為是西人才免於日夜翻讀以往的天文曆書。

過了數天後,立儲的事情總算平復了下去。御史們沒有鬧出什麼風潮來,外官更加不敢亂上奏摺。我知道成基命他們會幫著我把這件事搞定,所以我開始繼續被中斷的計劃。

這日,我宣孫承宗入宮覲見。

“愛卿,你幫朕看看這兩個人選如何?”

“李繼貞跟孫傳庭?”

“就是他們兩個!”

孫承宗有些遲疑道:“皇上是打算用他們?”

“擴建三營!”( )

第一百零三章 再建二軍

第七卷遼東攻略 第一百零三章 再建二軍

“陛下!”孫承宗沒有想到我會在這個時候提出要擴建三營,但是這個問題卻沒有什麼好反駁的。因為按照舊制京師三大營的兵額都有二十來萬,現在三營不過區區六萬而已,擴建三營是遲早的事。孫承宗想到這,又想起皇上問的那兩個人道:

“回皇上,這兩人老臣沒有與其共事過,但孫傳庭這幾年提督九門,微臣見其帶兵已有將領風範,但未見其實戰,故老臣不能斷言。李繼貞是兵科給事中出身,老臣讀過他的奏摺頗有謀略,但未實際帶過兵,老臣亦不敢斷言。”

孫承宗說的中規中矩,若不是我以前在明史上有他二人的印象,當然也不肯定他們是否合適帶兵。作為三營的提督,必須是文武雙全才行,京師三大營不僅是最精銳的部隊而且也得是最忠心的人馬。統兵的將領由科舉產生的儒將擔任最為合適,他們不會跟積功升任的武將一樣肆意妄為,但同樣能夠領兵作戰。所以這一次我從中調了兩個人過來,當然以後不會再出現這樣的局面,以後的提督會需要一心學院出身的將領才能擔任。

“嗯,朕就是屬意他們兩人為新建二軍的提督,他們都是萬曆年間的進士,論資歷也是夠了。朕很快就下旨意給五軍督府讓他們儘快徵兵,三個月內要集結完畢!”

孫承宗進言道:“那陛下何不從內地各衛抽調士兵到京師集結,然後再由督府從百姓中徵集,這樣會更快一些!”

“你說的是,就按你的意思辦理!”

孫承宗想了想又問道:“敢問陛下,此番徵集多少兵馬?”

我想不想就道:“四萬!”

孫承宗:“”

我笑道:“怎麼你這個京營總督還嫌兵多了?!”

孫承宗苦笑道:“老臣是怕畢尚書又來找皇上要錢要糧!”

“這個由朕來解決吧,如果兵部的軍餉不夠,朕就從內庫撥出銀子先把軍隊建立起來。”

“陛下既然有了主意,老臣照旨意行事!不過孫傳庭是九門提督,此位關係重大!不知皇上將命誰人接任?”

我想了想道:“這個朕已經有了人選,丁啟睿你看如何?”

孫承宗謙遜道:“陛下聖明,丁啟睿恪守謹慎,應該能夠擔當九門提督的職責。”

“不過朕對於九門提督衙門會有些改動,除了朕的二十一上直衛指揮使,九門提督衙門轄下的五城兵馬使也將由世襲公侯家族選出五位子弟來擔任。原有的東南西北中兵馬指揮使將調去三營,此後這五個指揮使職位將由他們家族世襲。而皇城司仍舊由常徐兩家分領一衛人馬負責門禁,二十一上直衛負責皇城駐防。”

孫承宗聽完心裡也有點底,皇上這麼改是為了補償世勳的公侯家族。按照皇上的想法,必然會一改勳臣擔任要職的做法。適當的安排些世襲職位,讓這些開國元勳的後代不至於怨怒朝廷。而京師守衛的安排更關乎到皇上的安全,分權以及保證忠誠是第一要,人員更加只能由皇上安排。孫承宗不想犯這個禁忌,所以躬身道:

“陛下世澤勳臣,他們必會忠貞報國。”

“嗯,朕也是想著給世襲的公候找點事情做,他們不能單單享受朝廷的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