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74部分

文武百官,在前頭加了不少聖人的名言來佐證開設太學的依據。有不少人聽完之後已經開始點頭稱是了。

當然,這樣的改革要高度統一是不可能的,現在換過幾任後的滿朝文武中,最後也只有倪元路站出來反對。

“微臣以為,歷來科舉選進士文學優等及善書者入翰林院為庶吉士。三年試之。其留者,二甲授編修,三甲授檢討;不得留者,則為給事中、御史,或出為州縣官。朝廷體制既然設有翰林院,新晉的進士們都是在擔任庶吉士在翰林院學習政務,此法已傳承百年,在廷的官員也多在翰林院學習過,皇上另設太學豈非使得大明機構臃腫,皇上歷年來所旨意精簡京中官職機構豈是虛言,是以微臣以為既有翰林院就無需再設太學!”

用皇上的話來駁皇上的改制,倪元璐果然不是泛泛之輩。不過他話剛說完,溫體仁率先出來反駁道:“不然,翰林院掌制誥、史冊、文翰之事,以考議制度,詳正文書,備天子顧問。凡經筵日講,纂修實錄、玉牒、史志諸書,編纂六曹章奏,皆奉敕而統承之,而非進士學習之所。正如倪大人所言三榜進士中,唯有文學優等善書者方能進進翰林院,其數不過十之其一,更多的年輕進士是直接外放到地方去了。治理我大明,靠的是所有大明的官吏,是以微臣以為新建太學用來專門培訓官員那是極為有必要的。”

溫體仁頓了頓又道:“倪大人這麼說,那是因為大人中了進士後便進了翰林院,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