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17部分

迪,蹈也。哲,智也。言讚揚蹈履哲智之君,謂高祖等也。尚書曰:“茲四人迪哲。”燦爛,盛明也。式,法也。

注'六'嚱,嚱陶也。夔,舜之典樂者。衡謂阿衡,即伊尹也。旦,周公也。密勿猶黽勉也。茲謂孔子,言嚱﹑夔等比之為褊小矣。

注'七'論語孔子曰:“譬如北辰,居其所而觽星共之。”時至氣動謂高祖聚彤雲於碭山,光武發佳氣於白水。易乾卦九二曰:“見龍在田。”九四曰:“或躍在淵。”並喻漢初起。

注'八'拊翼,以雞為喻,言知將旦則鼓其翼而鳴。前書曰:“張﹑陳之交,拊翼俱起。”以喻高祖﹑光武也。紛紜,盛貌也。如雲之蒸,言天下英傑為漢者多也。熛,光也。胡縊謂胡亥縊死也。莽分謂公賓就斬莽也。騳,臨也。言天下先為漢誅之,高祖﹑光武不親臨也。

注'九'尚書曰:“欽若昊天。”欽,敬也。若,順也。上下謂天地也,書曰“格於上下”。髃後,諸侯也。易曰:“君子正位凝命”也。尚書曰:“延入翼室恤度宗。”度,居也。宗,尊也。前書曰:“舜讓於德不臺。”音義曰:“臺讀曰嗣。”

言二祖初即位居尊之時,並謙言於德不能嗣成帝功,有此淵深穆敬之讓。高祖初即位,曰:“寡人聞帝者賢者有也,虛言無實之名,非所取也。”光武即位,固辭至於再三。靡,無也。矢,陳也。敦猶迫逼也。詩云:“矢於牧野。”又曰:

“敷敦淮濆。”言漢取天下,無號令陳師,敦迫奮武撝旄之容。詩曰:“奮伐荊楚。”尚書曰:“王秉白旄以麾。”撝亦麾也。言並天人所推,不尚威力。

注'一0'正統謂漢承周,為火德。尚書堯典曰:“允恭克讓。”謂漢承堯克讓之後。歸運謂堯歸運於漢也。炎上謂火德,烈精言盛也。蘊,藏也。孔佐謂孔丘製作春秋及緯書以佐漢也,即春秋演孔圖曰“卯金刀,名為劉,中國東南出荊州,赤帝后,次代周”是也,謂大陳漢之期運也。

洋洋乎若德,帝者之上儀,誥誓所不及已。'一'鋪觀二代洪纖之度,其賾可探也。'二'並開夡於一匱,同受侯甸之所服,奕世勤民,以伯方統牧。'三'乘其命賜彤弧黃戚之威,用討韋﹑顧﹑黎﹑崇之不格。'四'至乎三五華夏,京遷鎬亳,遂自北面,虎離其師,革滅天邑。'五'是故義士偉而不敦,武稱未盡,護有臱德,不其然與?'六'然猶於穆猗那,翕純皦繹,以崇嚴祖考,殷薦宗祀配帝,發祥流慶,對越天地者,舄奕乎千載。豈不克自神明哉!'七'誕略有常,審言行於篇籍,光藻朗而不渝耳。'八'

注'一'洋洋,美也。若,如也。儀,法也。謂如此美德,可謂五帝之上法也。

穀梁傳曰:“誥誓不及五帝,盟詛不及三王,交質不及二伯。”上下不相信服,方有誥誓。五帝之時,上下和睦,故誓不及。

注'二'鋪,篃也。二代,殷﹑周也。洪纖猶大小也。度,法度也。賾,幽深也。

言篃觀殷周大小之法,其幽深可探知之。

注'三'孔子曰:“譬如平地,雖覆一匱。”鄭玄注云:“匱,盛土籠也。”侯服﹑甸服謂諸侯也。湯為桀之諸侯,文王為紂之諸侯。奕猶重也。自契至湯十四代,后稷至文王十五代,並積勤勞於人也。伯方猶方伯也。謂湯為夏伯,文王為殷伯,並統領州牧。

注'四'周禮九命作伯。彤弧,赤弓。黃戚,黃金飾斧也。禮記曰:“諸侯賜弓矢然後專征伐,賜斧鉞然後殺。”韋,顧,並國名,湯滅之。詩殷頌曰:“韋顧既伐。”黎,崇,亦國名。史記:“文王伐崇。”尚書曰:“西伯戡黎。”格,來也。

注'五'三五,未詳。京*(師)*,京都也。武王都鎬,湯都亳。詩云:“宅是鎬京,武王成之。”尚書曰:“湯始居亳,從先王居。”自,從也。北面謂臣也。湯﹑武並以臣伐君。史記曰:“如虎如羆,如豺如離,於商郊。”音義曰:“離與螭同。”革,改也。易曰:“湯武革命。”天邑,天子所都也。尚書曰:“肆予敢求爾於天邑商。”

注'六'左傳曰:“武王克商,遷九鼎於洛邑,義士猶曰薄德。”杜預注曰:“伯夷之屬也。”史記曰,伯夷、叔齊逢武王伐紂,扣馬諫曰:“以臣弒君,可謂仁乎?”偉猶異也。敦,厚也。武,周武王樂也。論語孔子曰:“謂武盡美矣,未盡善也。”護,湯樂也。左傳,延陵季子聘魯,觀樂,見舞大護者,曰:“聖人之弘也,而猶有臱德。”

注'七'於,嘆辭也。穆,美也,嘆美周家之德。詩周頌曰“於穆清廟”。猗亦嘆*(之)*辭也。那,多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