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個老漢也說道:“老哥哥,你不打他我也打他。木有侯爺養著俺老哥幾個,俺們早就餓死了。這莊子上哪年不餓死人,自打侯爺來了就木有餓死一口人。莊子上的娃子以前臉上是什麼成色,現在壯的跟牛犢子似的滿山跑。做人要講良心,你看看這碗裡不是粗黍米,是精貴粟米。”
老人拿起陶碗杵到劉啟的臉上讓劉啟看碗裡的食物。
“俺們也想吃饃饃。可是你看俺們這幾顆牙,吃的了麼。”旁邊的一個老漢指著自己的嘴向劉啟示威。
汗顏的劉啟帶著一腦袋的稀粥和自己的爪牙離開了雲家莊子,來時興致勃勃走時心情沉重。
秋收了,金色的麥浪翻滾象徵著成熟的季節。每個人看見田間的麥浪都是一臉的喜悅,至少今年不會餓肚子。千百年來漢人的思想是質樸的,他們辛勞的耕作就是為了秋收的喜悅。天底下最愛好和平的恐怕非漢人莫屬,他們不崇尚搶掠,不崇尚殺戮。在他們眼中一切都可以透過勞動獲得,問天要飯問地要糧這才是漢家子應該做的事情。
不過老天似乎要作弄一下這些質樸善良愛好和平的漢家子,每一個時代都會在漢家子的周邊安置一個狼一樣的鄰居。殺戮是他們的遊戲,搶掠是他們的業餘活動,他們一次又一次的對和平善良的漢家子進行一輪又一輪的屠戮。他們的傑出代表便是突厥、契丹、蒙古、女真。在這個時代便是匈奴。
以前雲嘯經常聽說炎黃子孫,華夏民族這樣的話語。也身為炎黃子孫有著深深的民族自豪,不過那個帶著厚厚鏡片的歷史老師說的並不詳細。只告訴了雲嘯,正義的化身炎帝和黃帝共同戰勝了邪惡的化身蚩尤。於是民族融合了,天下一統了,華夏民族誕生了,我們都是炎黃的子孫,世界大同等等等等。
放屁,純粹的放屁。聽了雲嘯的述說,漁老給出這樣的評價。於是雲嘯聽到了一個不一樣的華夏民族。
華族是生長在黃河流域的農耕民族,夏族是生長在黃河流域的遊牧民族。姓軒轅的黃帝和姓有熊的炎帝分別是兩個部落的老大,那個時候的部落鬥爭其實和現在的黑社會搶地盤差不多。兩個部落經常開片,有熊氏兵強馬壯,軒轅氏人數眾多。雙方實力大體均衡,誰也奈何不了誰。
平衡終於被打破,一個叫蚩尤的南方佬來了,據說這哥們面如牛首,背生雙翅力大無窮,非常生猛。他猛他的兄弟也猛,他有兄弟八十一人,都有銅頭鐵額,八條胳膊,九隻腳趾,個個本領非凡。
這樣一個猛人來搶地盤,這讓軒轅老大和有熊老大鴨梨很大。於是鬥了幾百年的部落矛盾被平息了,於是軒轅老大和有熊老大拜了把子,共同對付那個叫做蚩尤的外來戶。
事實證明強龍壓不過地頭蛇,畢竟在黃河流域混了這麼多年。兩位老大聯手,幹掉了蚩尤和他的八十一個兄弟。勝利之後便要決定老大的人選,畢竟打來打去不是為了什麼狗屁的民族融合,而是為了更大的利益。
我們的祖先十分的聰明,他們運用了最民主的方式解決了問題-----輪流坐莊。你幹一屆我幹一屆,你不地道就不要怪我秋後算賬。即便是現代,這都是一個理想的互相制衡的權利構架(參考如今美利堅的驢象之爭)。
這就有了上古的幾位所謂明君,黃帝—華族。炎帝---夏族。神農氏----華族。大禹(就是治水那位)----夏族。
對於權利的貪婪註定了這樣的制度不會長久,大禹的兒子啟並沒有遵守約定移交政權,而是決定自己當老大。因為他是夏族所以大家叫他夏啟,他的幫派就叫做夏。
之所以說這麼多,是因為多年以後華族趕跑了不遵守合同的夏族。那些跑到草原上的夏族便是,匈奴人以及今後虎視眈眈窺視中原的那些草原民族的祖先。
廣義上講,這是人民內部矛盾。
第二十七章廷議
開篇首先要跟大家解釋個事。漢雄吧裡面有朋友說豆漿是不能生喝的,經龍王多方打聽證實生豆漿的確不能喝。請各位吧友不要親身驗證,以免發生不必要危險。
龍王在這裡鄭重宣告,沒煮熟的豆漿是不能喝的。
未央宮的宣室。
“皇上駕到”
千度尖細的嗓音居然能將這四個字喊出一股堂皇的味道。
“吾皇萬歲萬萬歲”
身著各色官服的大臣們跪在巨大宣室的兩側,山呼海嘯一般的呼喝了起來,彷彿喊的聲音大小與對皇帝的忠心成正比一般。
劉啟昂首闊步的走進了宣室的大門,想著中央那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