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2部分

銀來大清帝國來說九牛一毛,畢竟給同治皇帝修個陵墓就花四百萬兩白銀。但宋驍飛作為一個瞭解中國近代屈辱史的愛國青年,覺得給小日本這樣的大尾巴狼一個銅板都是浪費,於是,他盡到一個幕僚的責任,在李鴻章說起這事時建言說:“日本這樣的彈丸小國,它的資源太少,要發展現代工業,必然會走對外擴充套件的軍國主義道路,我們不得不防。如果不加以遏制,日本會先佔據琉球,再圖謀臺灣和朝鮮,到那時,整個東北就危險了。等到最後,日本會不會以蛇吞象,侵略整個中國都很難說。”

這話也正中李鴻章的下懷,於是他在朝堂之上,對兩宮太后進諫:“日本近在肘腋,將永為中土之患!”他提出要重視“海防”,朝廷應該花重金購買西洋軍艦,加強防禦東南沿海。話音未落,養心殿上就跳出兩人說“我反對”,在朝堂上和李鴻章公開大吵了一架。

第一個老頭,就是時任陝甘總督的左宗棠,時年63歲。第二個人,就是光緒皇帝的老師、協辦大學士翁同龢。

第二章 日本又來了

先說左宗棠,他是晚清中興名臣,但人品一般。他和曾國藩是湖南老鄉,心高氣傲,會試三考三敗,一怒之下回鄉教書,人到中年之後,左宗棠突然又有了政治覺悟,覺得人生不能因碌碌無為而悔恨,於是撕破面子去巴結曾國藩。老曾很仗義,看在老鄉的面子上,劃了一部分湘軍歸左宗棠全權指揮,老左這才開始慢慢自立門戶,從一個教書育人的私塾教書匠華麗轉身,成為殺長毛賊不眨眼的悍將,並打了幾次大勝仗,慈禧太后終於慢慢知道湘軍中除了曾國藩,還有左宗棠這號人物了,感嘆湖南真是出人才呀,一個個“文能安邦、武能定國”,複合型人才呀!

1863年,太平天國完蛋了,天京被曾國藩攻克,老曾向朝廷報告說洪秀全的幼子洪天貴已死。左宗棠卻去告御狀,指責曾國藩說謊:洪幼主逃跑了!老曾這人一生最重“誠信”,驚聞左宗棠在背後捅他一刀,盛怒之下,跟左宗棠翻臉。

沒了曾國藩罩著,左宗棠的仕途開始原地踏步,便動不動大罵曾國藩是偽君子,以此為樂。李鴻章一生都以老曾的學生自居,自然對左宗棠很不爽,左宗棠沒科舉功名,李鴻章在朝中一提起左宗棠便說:這傢伙考了三次都沒考上進士,不會是腦瓜子不好使吧,或者跟魏延一樣有反骨,孔老夫子的聖賢書沒讀好呀。

左宗棠呢,連曾國藩都瞧不起,更別說他的學生李鴻章了。見李鴻章提出海防論,趕緊跳出來,吵著提出“塞防論”,他在《奏章》中道:“重新疆者,所以保蒙古,保蒙古者,所以衛京師”。

再說翁同龢,這個人呢,狀元出身,文采出眾,書法也很叼,但就是心眼小。他反對“海防”,主要因為“海防”是李鴻章提出來的,凡是李鴻章提出來的政策,他一般都反對。原因傻子都看得出來,他和李鴻章有私仇。

在剿滅太平天國時期,翁同龢的哥哥翁同書棄城逃跑,曾國藩讓李鴻章代為上書報告朝廷,本來這也是例行公事,結果李鴻章妙筆生花,翁同書被判“斬監候”,相當於現在的死緩。翁同龢的父親一聽兒子受此重刑,受不了這個打擊,一口氣沒緩過來,兩腳一蹬歸西了。咸豐皇帝這才找個理由將翁同書改判充軍新疆。父死兄徙,翁同龢從此跟李鴻章結仇,一輩子水火難容。

慈禧太后在簾後一聽,這幾個都是我大清的忠臣呀,海防也好,塞防也好,都是想保我大清江山,為什麼吵得這麼厲害呀?慈禧太后讀書不多,沒學過數學的集合,但也明白這不是非此即彼的關係呀,幾個老頭吵來吵去耳朵聽著都起繭,反正大清國現在不重修圓明園了,自己的四十大壽也不用大辦,赫德掌管的海關每年還收入不少稅銀,朝廷不差錢,於是和慈安太后一合計,決定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命左宗棠為欽差大臣,去收復新疆;李鴻章籌建北洋水軍,為了表示對李鴻章的意見更重視,還任命沈保楨為南洋通商事務大臣,去搞南洋水師。

而日本人,上次侵略臺灣嚐到甜頭後,覺得大清國人傻錢多,又把目光投向了大清國的另一個附屬國朝鮮。侵略似乎是日本軍人的天性,很早就到了令人髮指地步,在1868年,“徵韓論”就在日本興起,打和不打朝鮮,成了一個問題,大臣們分成兩派,先是在天皇面前吵,後來覺得不過癮,發展到大街上像黑社會一樣火拼。

等到1875年5月,天皇也煩了,覺得再等下去花兒也謝了,反正剛從英國買了三艘炮艦,成立了海軍,就同意這幫好戰分子去朝鮮鬧事。

打頭陣的,就是海軍少佐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