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10部分

導的“請看事實”。這樣的邏輯好比鄰居說你家姑娘醜,你反駁說,“沒有絕對的醜”或者“你家的姑娘也醜”。

這種情況的出現,跟傳統文化中精神通常被工具化有關。我們重視從實踐層面考察精神,對精神指導實踐則做得不夠。這直接導致實用主義的泛濫。這在有些情況下,是很危險的。比如法律,如果沒有公平正義的法律精神做後盾,法律就可能成為**的工具。

現在,有些學者還抱有這種洋洋自得的心態:“現在很多西方國家學者在反思他們的文化,在向我們學習,所以傳統文化比現代文明優越”。抱著這種邏輯的人,大概忘了孔夫子的一句話“不恥下問”,而且根本不瞭解西方學者有反思的傳統。打個比喻,西方的學者是在反思陽光照不到的地方,我們卻躲在陰暗裡質疑陽光的價值,固步自封,不肯走到陽光下去。這就有點可笑了。

我們很多老學究。抱著傳統文化又臭又長的裹腳布不放,否定普世價值和文化。按照他們的邏輯,世界上的人有兩種,一種是人。一種是中國人。迂腐可笑。人類之所以能生生不息,靠的就是人性沒有泯滅。人性決定了一些道德底線。這些底線。比如對真理的不懈追求,對同類的悲憫之心,對誠實善良的信仰……因為“我是人,人的一切特性。我無不具有”!

這個社會已經被貼上太多的標籤:道德感崩塌,價值觀淪喪,各種醜惡的行徑橫行……很多人迷失自我,或隨波逐流。很多人疑問,這個社會怎麼啦?那麼你不妨先問問自己,你到底怎麼了?

道德感、價值觀只不過是一個籠統的概念。這個社會不是道德感崩塌,而是道德觀點多元化了。這個社會不是價值觀淪喪。而是個人價值觀多元化了。把“混亂”換一個詞,叫做多元化。

對每一個思考者來說,傳統與現代的碰撞,中方與西化的交流。姓資與姓社的爭辯,防左與反右的徘徊,在每一個人的內心都產生著碰撞的火花。在這個多元化的社會,很多人感到無所適從,但這是歷史的進步,意味著個體的自由。嚴格意義來講,所謂的社會道德,社會價值觀,都是個人道德,個體價值觀的衍生,是“意識構建的產物”。

也就是說你可以選擇你所信仰的道德,你在你個人的領域就是自己的上帝。但記住,自由意味著責任,你是你自己的上帝,也意味著你必須為自己的行為負責。實現你自己的個人價值,就是實現社會價值。對你自己盡責,也就是擔負起社會的責任。

也就是說,在個人領域,社會怎樣,其實跟你沒關係。你依然可以選擇自己想做的事情,依然可以選擇為自己的未來努力。你選擇毀滅也好,沉淪也罷,信仰你所信仰的,不要把社會拿來當藉口。你不配,也不可能代表整個社會,何況這社會還是個“柏拉圖的洞穴”。

當然,多元並不意味著沒有底線。這個底線就是人的尺度,誠信、禮義廉恥等。所以,在這個社會,堅守底線,每一個人發出自己的聲音,擔負起自己的責任,把人這個大寫的字立起來,也就足夠。 獨裁者之所以成為全人類的敵人,恰恰是因為泯滅了人性。當以為什麼東西都可以成為藉口,當別人做什麼都以為是懷有卑劣的目的,這樣的人,其實已經沒有道德底線,已經泯滅了人性。中國作為世界 第 207 章 ,為“功利主義”正名,強調個體的責任,特別是最後兩句“年輕人也不必失望,多點時間和耐心等,等那批變老的壞人死光了,這世界會不會好點?”和故意曲解的“老而不死,是為賊”,讓很多老傢伙氣得直跳腳。連被下放到河北農村勞動的辜鴻銘看到此文章,都寫文章罵魯迅“誤人子弟”,有一個叫章士釗的年輕人,主編《甲寅》,主張學生尊孔讀經,提倡文言,氣憤不過,竟然跑到教育部跟魯迅約架。

但是嚴復還是礙於宋驍飛的面子,只約談了一下魯迅。魯迅不以為然,隨即在《京報》上發表了 第 207 章 。《為金錢正名》:中國人受了多年傳統教育,形成刻板觀念:“金錢是萬惡之源”,所以跟錢有關的活動就都是“陰謀”,那麼不含任何“社會勞動”的“金融活動”就肯定是“萬惡的資本家”的“驚天大陰謀”。這對那些沒有經濟常識的人來講。的確是“醍醐灌頂”。實際上卻不過是一個儒家道德思想下偏執的“怪胎”。依我之見,“沒錢才是萬惡之源”。

的確。現當代世界上發生的每一件事,都和金錢有關。我們每天的生活都離不開金錢。世界上每一次的“惡”,都跟金錢有關,但這是否意味著金錢就是萬惡之源?在我看來。恰恰沒錢才是萬惡之源!世界上的違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