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部分

的貢獻。知我罪我,在所不計。今天各位既已到此,多請指教。①

寡人有疾二(5)

蔣介石雖然演講口才欠佳,遠比不上汪精衛、戴季陶諸人,但他講得十分誠懇,尤其是表情憂戚,情緒激動時甚至差點落淚,這就很打動了一些代表的心。他演講完畢,又贏得了一陣掌聲。

……

“嗯,不錯,事在人為啊,還是靜江大哥說得對。”沉思中的蔣介石自言自語地說道。

其實,蔣介石只說對了一半。他哪裡知道共產黨方面圍繞選舉的一些內幕。他和何應欽等人的當選,除了得益於他們積極活動,並且本身確實也具備了某些當選的條件之外,還有一個重要原因,這就是擔任共產黨總書記的陳獨秀的妥協退讓。這也正是張靜江在和他遊黃埔島時所料定的——陳獨秀“肯於合作”。

本來,中共廣東區委同蘇聯駐廣東國民政府總顧問鮑羅廷商量的意見,是在大會上實行“打擊右派,孤立中派,擴大左派”的政策。具體計劃,在大會上公開開除西山會議派戴季陶、孫科等人的黨籍;在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中,多選左派,少選中派,從而保證共產黨人和國民黨左派在國民黨中央執委中佔絕對優勢,進而把國民黨改造成為共產黨和國民黨左派的革命聯盟。按照他們的分析,這個計劃是完全有可能實現的。因為,參加大會的代表,共產黨員和國民黨左派佔了絕對優勢,大會秘書長吳玉章是共產黨員,國民黨黨和政府的主要負責人汪精衛又是左傾的。但是,陳獨秀和共產國際代表維經斯基反對這個計劃,極力主張爭取右派。他們哪裡知道,右派立場堅定,是王八吃秤砣——鐵了心的,根本爭取不過來。陳獨秀派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農工部主任、中央軍事部部長張國燾到廣州,代表中央指導黨團活動。選舉中央委員前,汪精衛約張國燾在鮑羅廷處會談,讓張國燾看了他提出的預擬二屆中委名單。汪精衛的這個名單中,多為國民黨左派和與汪有關係的人,還增加了共產黨員吳玉章、董必武、惲代英、楊匏安等。張國燾大搖其頭,根據中央1925年10月會議關於“非必要時,我們的新同志不再加入國民黨,不擔任國民黨的工作,尤其是高階黨部”的決議,提出張國燾、瞿秋白沒有在國民黨擔任職務,不必當選,其餘共產黨員也應減少。汪精衛當即反對,但張國燾再三解釋,要求共產黨員再退出幾個。汪精衛便不再做聲。就這樣,張國燾堅持按照共產國際和陳獨秀定的調子辦,汪精衛又顯得優柔軟弱,不再堅持自己的意見,就造成了最後選舉的結果,共產黨和國民黨左派不佔優勢,而右派和中派佔了絕對優勢的局面。這就是說,蔣介石所取得的選舉方面的勝利,有一半是陳獨秀的右傾機會主義幫的忙。

老謀深算的張靜江也還有遺憾,他沒有料到蔣介石的北伐提案沒有被透過。不但蔣介石的提案沒有形成決議,甚至在對外宣言中也未提及北伐。

對於蔣介石來說,他所寄予全部希望的北伐提案未被透過,是一個嚴重打擊。他把北伐看得比自己當選中央執委要重得多,就是幾天後他進一步當選為中央執委常委,也沒有高興起來,還是悶悶不樂。像以前一樣,他情緒一旦消沉,便是一連幾日閉門不出,小會客,也不處理公務。他恨透了阻撓他北伐的蘇聯顧問,也對完全聽命於蘇聯顧問的汪精衛產生了極大的怨氣。

“季山嘉、羅加喬夫再不合作,就把他們趕走……娘希匹!”一想到和蘇聯顧問的矛盾,蔣介石的氣就不打一處來,不由得在心裡暗暗罵道。

季山嘉是國民政府特聘的蘇聯軍事顧問團團長。原來的團長是加侖將軍,加侖身體不好,去年夏因病回國了,季山嘉便來華接替了加侖的職務。季山嘉生於1893年,三十歲出頭,年富力強,精力充沛,來華前擔任著名的軍事要塞喀朗施塔得要塞的司令兼政委,畢業於亞歷山大軍事學院,是科班出身的紅軍高階將領。羅加喬夫,是季山嘉的主要助手,職務是副團長,實際上擔當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的總參謀長。目光敏銳的季山嘉不同意蔣介石立即北伐的主張,表面的理由是北伐條件尚未成熟,如一旦失敗會動搖廣東革命基地,實質上是對蔣介石不放心。季山嘉在給蘇聯政府的秘密報告中分析說,“軍隊缺乏完善的政治組織,將領們個人仍然擁有很大的個人權力……部分人可能反叛。”季山嘉的意見得到汪精衛的支援。正在興頭上且另有所圖的蔣介石,被蘇聯顧問當頭潑瓢冷水,擾了他的計劃,其惱火程度可想而知。目光同樣敏銳的蔣介石覺察蘇聯顧問對其本人已有疑心,憤憤地在日記中寫道,顧問在談及政局、軍隊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