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仗殺敵一萬兩千人,俘虜兩萬,趙弘僅率領兩萬多人逃回宛城之內,而官軍僅僅只有四千的傷亡,可謂大勝。這次的勝利是由於丁淮的合理安排和計劃,一步步打擊了黃巾軍計程車氣,最後才能夠以三萬對六萬取得了大勝,不但增加了丁淮率領官軍計程車氣,就連在鎮平收得的兩萬官兵也從失敗的陰影中走了出來。
雖然城內的黃巾軍還有十二萬之多,趙弘卻不敢再出城了。每天任由官軍在外面叫罵,就是龜縮不出,丁淮等人也是無可奈何。自上次之戰後,丁淮將俘虜的兩萬士兵中的老弱病殘遣散回鄉,將剩下的一萬五千青壯分編入各營之中,使得丁淮的兵力達到了六萬人。
看到趙弘龜縮不出,丁淮也沒有強行攻城的意思,在守軍的數量是自己兩倍的情況下,選擇攻城是最不理智的做法。丁淮每日命令龐德、高順、成廉輪流到城前叫罵一陣,自己卻躲在營中練起兵來。
由於漢末一直沒有大的動亂,所以官軍平日缺乏訓練,在遇到像黃巾暴動這樣的大叛亂的時候,官軍的軍紀鬆懈和戰鬥力太弱的弊病一一暴露出來,雖然軍紀經過丁淮的加強,但是戰鬥力的增強卻非一天兩天便可以做到的,所以既然趙弘龜縮不出,丁淮每天除了派出一名大將叫陣以外,就是和剩下兩人一起練兵,同時也是能有時間思考能夠攻取宛城的計策。
趙弘本以為自己堅決不出戰,過不了多日丁淮便會退兵,沒想到丁淮竟然在這裡練起兵來,絲毫沒有退兵的意思,並且好像絲毫沒有將自己放在眼中。雖然是惱怒異常,但是趙弘也只能在心中惱,要說出來大戰一場,發洩發洩,趙弘還是不敢幹的。
就在丁淮和趙弘在宛城相持地時候。其他三路大軍也有訊息傳來。
先是朱儶由於沒有將波才放在眼中。貿然重兵出擊。結果竟被波才圍困在陽翟。經過一天一夜地奮力拼殺。朱儶終於能夠僅率領數十騎突圍而去。投靠皇甫嵩。手下三萬官軍全部戰死陽翟。
本來皇甫嵩和波才一部已經在長社(今河南長葛東北)相持。由於皇甫嵩地兵力只有四萬。而波才地這部分軍隊卻有八萬之眾。但是皇甫嵩指揮排程得當。黃巾軍雖然也曾多次對皇甫嵩地營寨發動試探性地攻擊。卻都是無功而返。甚至還折損了數千兵馬。
於是。在經過幾次試探之後。黃巾軍便和皇甫嵩在長社僵持起來。但是由於朱儶地戰敗。波才親率另外六萬大軍到來。便打破了長社官軍和黃巾軍之間地平衡。黃巾軍激增到了十四萬。而官軍卻只有三萬六千人。皇甫嵩地軍隊被黃巾軍團團圍困起來。形勢甚是危機。
由於皇甫嵩善於防守。在面對十四萬大軍地不斷攻擊之下。每次也都能將敵軍擊退。但是。由於糧草地供給路線已經被黃巾軍截斷。倘若三個月內再沒有破敵妙計。皇甫嵩也只能率軍突圍了。恐怕結果會和朱儶一樣。僅能突圍數十人而已。
若是皇甫嵩再戰敗。一旦波才地大軍和廣宗城內張角地大軍裡應外合。盧植也躲不開戰敗地噩運。三路大軍若是相繼戰敗。丁淮也只能選擇退兵。否則便會有全軍覆沒地危險。所以皇甫嵩地長社之戰至關重要。
但是丁淮卻是一點都不擔心,因為在歷史上,被稱為黃巾之亂轉折點的長社之戰正是以皇甫嵩的大勝而告終,從而使得黃巾軍的主力僅存張角一部。再因為張角的病逝,黃巾起義也就算是基本結束了。
雖然不擔心皇甫嵩會失敗,但是丁淮仍然想盡早結束南陽的戰事,好儘快率部到達長社,如此大的功勞豈能讓皇甫嵩一人獨享,長社的大火也不能讓皇甫嵩一人來放。根據歷史記載長社大火之後,波才部徹底潰敗。
之後,皇甫嵩又會合朱儁、曹操三軍合擊,黃巾軍數萬人被殺。皇甫嵩、朱儁乘勝進擊汝南、陳國黃巾軍,敗波才部於陽翟(今河南禹縣),波才戰死;又敗彭脫部於西華(今河南西華南)。八月,再敗東郡(郡治濮陽,今河南濮陽市西南)黃巾軍卜已部於蒼亭,屠殺義軍7000餘人,卜已亦被俘殺。東郡、汝南、潁川三郡黃巾主力覆滅,成就了皇甫嵩漢末第一名將的榮耀。
和皇甫嵩、朱儶相比,盧植一軍的情況似乎要好一些。
此時的盧植正在廣宗城和張角相持,盧植軍有五萬人,廣宗城內的黃巾軍卻有十萬之眾,並且黃巾大將張梁、管亥、褚燕等人皆在廣宗城內,所以經過幾次試探性的交鋒之後,雙方均是互有勝負。盧植沒有將廣宗城一戰拿下的實力,張角也不能將盧植一軍全殲,再者說張現在正在重病期間,不可能進行大規模的軍事行動。
現在,朝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