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05部分

此處,名為天蛟谷。

懸崖峭壁之上,一間洞府的門前,林一默然獨坐。其身後的洞府,原本荒棄不用,而如今已被打掃乾淨,成了他林某人的暫棲之所。據說,這可是當年蛟季妖皇的修煉禁地。而將此用來待客,不知道對方是源自於敬重,還是別有用意。

由此居高俯瞰,一片巨大的山谷盡收眼底。遠近峰巒疊嶂,四方鬱郁蒼蒼。更有山風送爽,使人心曠神怡!

不過,此時的林一獨守萬里山谷,面對如畫風景,卻是有些心不在焉。

一月之期?就是再過十年,林某也不是那個角霸的對手啊!而一旦落敗,雖然尚不至於落到生死的地步,卻必將仰人鼻息。到時候莫說與妖荒結交,只怕此處再無落腳之地。

好在承諾的只有兩個回合,不妨細細的斟酌……

林一默默思忖對策,而不過少頃,便心煩地搖了搖頭。

與洞天后期的高手對陣,討不來巧,最終還是修為、法力,以及神通的較量。眼下多想無用,屆時全力以赴也就是了。縱然落敗,又有何妨。還是那句話,輸人不輸陣!

一陣山風吹來,揚起了林一的亂髮。他抬眼遠眺,神色淡遠。那雲天之外,猶然星雲變幻。

九星連珠?

記得畢亢提起過,凌道與青葉已廣邀八荒,三十年後齊聚魔城,登臨九天塔……

凌道與青葉絕非善人,簡直就是一對窮兇極惡之徒。幽冥海一事,魔城已與妖荒、千荒勢同水火。其此舉意在事後的刻意彌補,還是另有所圖?

從畢亢的話語中不難猜測,他即便知曉了鬥將與天星遇難的真相,卻還是不想與那對師兄弟翻臉成仇。相互顧忌之外,顯然很在意三十年後的魔城之行。

那一切與林某人無關吧?或許不用放在心上。

林一從遠處收回眼光,隨手摸出一個酒罈子。

不知不覺,來到洪荒已有六十餘年。其間輾轉不停,忙碌一如往日。而諸般牽掛,依然沒有著落……

林一拍開泥封,灌了口酒,鬱郁稍稍一緩。其丟下酒罈子,手上已多出一枚玉簡。載有《九轉天羅》的功法已被原物奉還,卻不防預先另行拓印。他心神沉凝,悠然所思。

功法有云:一世凡塵只等閒,百轉千回幾多艱,九九歸一度厄劫,六道之上是天羅……

《九轉天羅》,無非是分神轉世之法,以彌補境界的不足,直至最終有所突破。故而,妖皇為了修至羅天三境,不惜轉世輪迴。而林某若是步其後塵,豈非要一切重頭來過?

若是等來九世再生,天曉得要到何年何月。而林某的心事未了,絕不能這般輪迴耽擱下去。

不過,據說這《九轉天羅》,應該來自仙皇所創的《三皇經》。只可惜洞真、洞玄之後的《洞神經》,尚且下落不明……

林一想到此處,手上又多出了兩枚玉簡。其中拓印著虎頭與老龍初入妖皇洞府時的情景,尤其是妖皇餘下的三具分神幻象,此時看來倒是各有玄機。

不用多說,妖皇的一世分神,便是天蛟,併成了林某人的玄孫。其天賦異稟,傲嘯江湖,卻又歷經家園與玄元觀的變遷,可謂命運多舛而磨難重重。而若要以此論及前世今生的因果,無非是自己給了他生命,他還給了自己臨終時的一句頓悟:仙凡陌路,無情有道。

有云,人非草木孰能無情。而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不過是俗念俗情罷了。對於方外之人來說,天道之下萬物渾然。無情天道,天道有情……

妖皇的另外一世分神,則是天虞蠻荒的令丘長老。他一生三百五十載,竭誠守護一方,壽終歸來大徹大悟:與天地同心而無知,與道同體而無體。遂我自然,修我虛氣;與道冥一,萬慮皆遺。至於是仙是凡,又有何妨呢……

是啊!仙凡都無妨,只在乎心境逍遙!

妖皇的分神,不僅飽嘗了江湖的寂寞,蠻荒的歲月,還成為了一介儒生。其不甘世俗,坐化山中,得境界有九,且不盡相同……

林一握緊了玉簡,神色微動。

王生不愧為飽學之人,竟然將所悟的九重境界化作了九句詩詞,分別是:山中有真趣,欲說已忘言;浮生盡悠閒,鶴鳴上九天;爐內香消時,月上孤峰遠;秋深黃葉殘,風過渾不曉;流水花自落,雲影鳥飛來;獨坐無人知,孤月照寒泉;林深鐘聲遠,夢沉猶未醒;無絃琴一曲,紅塵彩雲間;坐看天地外,仙凡有無中……

洞府門前,林一靜坐出神。任是風去風來,晝起夜落,其手持玉簡動也不動。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