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不足惜
劉表在收到劉備的求援後,毫不猶豫的修書一封給黃祖,命其相助。
黃祖此時與劉表還處於蜜月期,對於有著知遇之恩的劉表的命令,自然毫不猶豫的答應了下來。
袁術前段時間攻打江夏,雖然沒從他手上佔得什麼便宜,但也霍霍了當地不少的百姓,把黃祖氣得夠嗆。
即使沒有劉備的求援,黃祖也不會讓袁術好過,現在更是直接出動了大半的兵馬攻伐廬江,以雷霆之威還以顏色。
雙方大軍同時出動,直將袁術打了個措手不及,連丟大半的地盤,節節敗退。
「該死!劉備一織蓆販履之徒丶黃祖一附庸風雅的匹夫,竟然敢如此欺我!」袁術在得知汝南訊息後暴怒無比。
此時的他,主要精力都放在徐州南部方向,絲毫沒有想到劉備和黃祖會在此時突然襲擊。
袁紹拿下徐州,反應最大的不是曹操和劉備,而是他。
作為袁家嫡子,袁術向來和袁紹不對付,在高覽率軍進駐徐州後,袁術連忙點齊兵馬駐紮在廣陵郡周圍。
袁術並非一無是處的蠢人,雖然打仗不太行,但是眼光還是有的。早早便看出了汝南之地易攻難守,並非久居之所,將自己的戰略核心定在了江淮之地。
此地北倚淮河丶南靠長江,進可攻中原丶退可守江東,絕對是一處戰略要地。
袁紹拿下徐州,與他隔著淮河相望,他自然十分牴觸。
若非袁紹及時派出使者說出聯盟之意,而且在言語之上還放下了架子,他早已揮師三十萬北伐徐州了。
什麼天下大局,他可不在乎。
但即使袁紹低頭,袁術依舊沒有放下戒心,大半兵馬依舊集中在廣陵一帶,謹防袁紹偷襲。
而現在,袁紹沒動靜,劉備和黃祖卻打來了。
「主公,劉備與黃祖一同攻伐於我,須得速速將之擊退才是。否則一旦露出頹勢,只怕袁本初也會趁機動手。」閻象勸道。
「袁本初新下徐州,雖有二十萬大軍駐守,但其中半數都是新降之卒,不可盡用。我軍佔據淮河之險,廣陵此地留下十萬兵馬駐守足矣,其餘兵力可盡數派往!」楊弘說道。
閻象聞言,皺眉道:「主公,孫策於江東已成氣候,不可不防,最好還是留下一定兵力駐守。」
孫策在周瑜的輔佐下於江東東征西討,又有程普丶黃蓋等將相助,短時間內竟然打下了不小的地盤,佔據了吳郡丶丹陽兩地,擁兵數萬。
雖說明面上還臣屬於袁術,但實際上與曾經的孫堅一樣,早已貌合神離,就等著一個脫離的機會。
楊弘聞言,不動聲色的看了眼袁術的表情,見其微微頷首,便轉口道。
「明尚所言甚是,只是如此一來,我軍的兵力只怕就有些不足。劉備與黃祖一同來襲,只怕還要分清輕重丶合理派兵。」
在袁術麾下這麼久,楊弘早已看出來袁術的本質。
雖然並非中庸之人,但能力著實不算強,只是因為老袁家的底子厚,加之其天賦和脾性,所以在前期時發展的頗為順利。
諸多地方豪強和賊寇前來相投,袁術都來者不拒的照單全收,而且待之甚厚,勢力迅速膨脹,聲勢浩大到大有雄踞中原之態。
然而實際上,袁術麾下的兵力雖多,但卻少良將,而且很多兵馬都是來投之將帶來的,袁術並未將他們收歸自身,而是任由他們管理。
這些將領卻又派系複雜,戰力也是參差不齊。
平日對付劉繇這種弱雞丶剿匪平叛還不覺得什麼,真的打起硬仗便成了烏合之眾。
這也是袁術屢戰屢敗的主要原因。
這一仗,楊弘並不看好。
無論是劉備和黃祖都非易於之輩,在兵力不足的情況下,他們能勝過一方就算是燒高香了,要想同時對付兩人,無異於痴人說夢。
「哼!區區兩匹夫,有何懼之!」袁術聞言,不滿的看了楊弘一眼,冷哼道。楊弘聞言,徹底閉嘴。
良言難勸該死的鬼,之前他說的話確實是因為有自己的小心思,可這次完全是為袁術考慮,結果不出他所料。
「主公,還是要分一個主次方向為好。如此一來,也可有個進退之地。」閻象也是勸道。
「那便主攻黃祖。」袁術說道。
剛和黃祖幹了一架,他對於只知道龜縮防禦和利用水軍偷襲的黃祖頗為厭惡。
閻象聞言,點了點頭。
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