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高興太早了。”王觀繼續推開卷軸,同時潑冷水道:“我昨天上網查了下,才知道原來史可法絕命書居然有七八個版本。我們內地有四五件,另外在臺島、日本、美國,都有這樣的手卷存在。你敢擔保眼前這幅手卷就是真跡,而不是民國時期的仿品?”
“噓,高興的時候,你總喜歡說掃興的話。”俞飛白非常不滿。
“只是好心提醒你罷了。”王觀笑道:“這麼多版本的長卷,孰真孰假,撲朔迷離,需要慢慢的研究,才知道答案。”
“這個不用你說,我肯定會仔細研究的。”俞飛白興致勃勃道,同時看見手卷太長了,桌面已經擺不下,連忙過去幫忙。把幾個長桌子並起來,才算是勉強應付過去。即使這樣,卷尾還是垂落到地上了。
“好長。”
王觀目光掃過,稍微數了下,發現長卷是由十幾頁紙組成的。
開卷是乾隆皇帝御筆大字,以及史可法的遺像。接下來就是史可法的絕命書、乾隆題詩,然後就是劉墉等一幫大臣的和詩恭賀的筆墨了。
“如果這是假的,那麼仿的水平也很高。”打量片刻,王觀頗有感嘆。
“為什麼這樣說?”俞飛白好奇問道。
“你看,從乾隆的大字,到史可法的畫像圖粉返鉛變黑現象,以及絕命書上鮮亮的墨跡與陳舊的紙張顏色……”王觀徐徐而談,十分佩服道:“這一切的細節都是那麼考究,如果作品真是贗品,可見造假人是多麼的費盡心血。”
“你憑什麼說是假的?”俞飛白不服氣道:“我倒是覺得這是真跡。”
“那你又有什麼依據,斷定這是真的?”王觀反問道。
“當然有依據。”
俞飛白評點道:“史可法不是書法家,留下的墨寶不多,所以我就先不說他了。但是乾隆的墨寶不少,我也曾經見過。大體來說,無論是褒慰忠魂行楷大字,還是後面的御筆題詩,字型風格都與乾隆皇帝本人類似。”
“說實在話,乾隆的書法,說得好聽點兒,就是氣韻流暢,丰姿綽約;不好聽的,就是有筋無骨、其俗在骨。總體來說,就是比上不足,比下有餘,屬於中規中矩的水平。”
俞飛白笑道:“反正和書法名家相比,肯定差了一截,但是也絕對勝過我們百倍。這樣的文字也有幾分風韻,比較容易識別出來。”
王觀微笑道:“不僅容易識別,估計也容易模仿吧。”
“哎呀,你非要和我唱反調。”俞飛白眼中多了幾分狐疑:“是不是發現什麼破綻?”(未完待續。)
第481章 洪憲瓷
ps: 今天的第二更,再求月票支援。
“沒有看出什麼,隨便猜的。”
這個時候,王觀直接搖頭道:“史可法絕命書也得到了,你慢慢欣賞吧,我去看看另外的盒子有什麼寶貝。”
“對呀,箱裡還有幾個盒子。”俞飛白的注意力一下子就轉移了。
此時,王觀也把箱中幾個較小的盒子拿了出來,然後隨手開啟其中一個盒子,只見裡面安放了一枚雞蛋大小,看起來十分普通的石頭。
石頭是橢圓狀,摸起來有些粗糙。不過當王觀把石頭拿出盒子的剎那,一抹綠瑩瑩的幽光就浮現了出來。
“咦,這是……”俞飛白一愣,然後有幾分驚奇道:“原來是夜明珠啊。”
“夜明珠?就是螢石吧。”王觀想了想,手掌把石頭抓緊覆蓋起來,果然在指縫之間就沒有光芒了。
“切,居然是最低階別的東西。”俞飛白頓時沒了興趣。
要知道夜明珠也分等級的,最頂級的自然是天然夜明珠,顏色美麗,半透明,無須任何光照,即永久主動發光,並且發光能量較大。但是最普通的夜珠明,就是用螢石琢磨成珠的東西了,必要依靠外界的光芒才會發光,而且發光的時間也不長久。
顯然,王觀手中的夜明珠就是這個等級,價值不算很高。把夜明珠擱在箱底,說明埋寶人的珍惜愛護,但是現在俞飛白卻嗤之以鼻,說起來這也算是一種代溝。
畢竟在民國時期,大家對夜明珠的認識不夠深。受到傳統文獻的影響,自然覺得夜明珠是稀世珍寶。但是近幾十年來。隨著科技的發展,大家對夜明珠的現象也比較瞭解了,甚至能夠人工製造出夜明珠來。
所以除非是天然頂級的夜明珠,不然一般人也沒覺得夜明珠有什麼稀奇可言。
“拿垃圾當寶貝。”
俞飛白鄙視了一番,然後拿起另外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