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必要的麻煩。三來,萬一有戰事發生,還可以給各軍團最及時的支援……”
他說得似乎頭頭是道,也甚為得意,軍方人卻嗤之以鼻。
此刻一直沒有開過口的文徽將軍道:“你的意思不會是要我們把騎兵都交出來,然後再交與‘郭將軍’你統一管理吧?”
文徽這“郭將軍”三字發音極重,語帶諷刺和不滿。
要知道若說帝國五大將軍,也就只有他郭倉容是名不副實。
若論軍容:楊、魏、戚、文,這句話就可以體現得出來。
其他人都是出自軍方世家,家裡統兵幾代,從小便接觸軍務,在軍隊中摸爬滾打。而郭倉容絕對是半路出家,若論武功,論奸狡,或許幾人比他不上,但要說到領軍,他則是拍馬也追幾人不上。
他能掛上這將軍二字,也多半是因為他有幾個勉強還帶得了兵的手下,以及他過人的政治手腕。
因此從他口在中提出的所謂軍事提案、軍事戰略,大都會被其他四位所嘲笑。
不過,因為郭文兩人表面上都是支援二皇子文凱,算得上是同一陣營,因此在幾位將軍之中,文徽還是比較能給他幾分面子的。不過此涉及關係到自身利益的重大事件上,文徽也不由得對他極為不滿。
郭倉容似乎聽不出嘲諷般的向文徽笑道:“當然不用把各軍團的騎兵全部調出,每個軍團抽出一半左右的人馬就足夠了,而且這提議既然是我想出的,為了避嫌自然也不會是由我來管理這‘騎兵師’。至於誰來管理,我提議就給這些有魄力的年輕人一個機會,也當是為帝國培養新一代的人才。”
他說得一副只是站在帝國立場的大公無私模樣。
文策聞言點頭笑道:“郭卿提議甚好,不知你心中可有什麼合適人選?”
郭倉容恭謹道:“我認為魏將軍的外甥是很好的人選。而且都說戚將軍帳下高手如雲,所以剛才臣所想到的就是可以讓他們出一高手同展凌熹來個殿前比武,順便讓各位看一下他這位傳聞中的風揚第一高手,是否有資格擔此重任。”
鹿帷衾見文策似乎有些意動,不由暗叫不好,忙道:
“請陛下三思,展凌熹他畢竟年輕,經驗不足,怎麼能擔此重任……”
“就因為他年輕,這才是優點,眼光要放得長遠一些,難道帝國重擔要永遠扛在我們這些老人身上?幾位皇子何嘗不是年輕?說一句大不敬的話,日後皇子登基,難道也要鹿老幫著扛下帝國的重任嗎?”
聽得郭倉容的話,連一向為“戚派”所支援的大皇子文宏,也不由得對鹿帷衾面現不滿之色。
“兩位愛卿不必再爭,朕看此議甚好,就由戚將軍派一高手和展卿比鬥吧。”文策終於被說服而開口道。
就如雷彥所說,“戚派”確實是為了帝國,鹿帷衾和戚柄文所形成的陣線,好像在某種程度上可以和“郭派”
抗衡,但可惜他們與“楊派”在某些觀點上並不協調,無法得到“楊派”的鼎力支援,而且帝國也並不是他們戚派的帝國,因此,“戚派”雖不似“楊派”的死硬作風,到處樹敵,但他們的勢力卻足以為文策所忌。
權力這種事情很是難說,身在帝位的人未必可以清楚的看出誰忠誰奸,他們只會從一次次的爭鬥中“發現”某些人的“威脅”。
“或許就是因為這樣,你那位不向任何一派真正靠攏,也不明確支援某一皇子,甚至在軍功上也無甚大作為的‘舅舅’,才能得到文策的厚愛吧?”
當初雷彥說這句話時,笑得一副漫不經心。
不過,他卻是真的說中了問題的關鍵。
魏嚴正的今天不是因為他出自軍人世家,不是因為魏家的祖上立下赫赫之功,不是因為他對文策奉承拍馬,只是因為他“不爭”。
此時戚柄文有如吃了一隻死老鼠般,他本是想找人摸摸展凌熹的底,畢竟他沒親眼見到展凌熹的比賽,沒想到卻憑白給郭倉容當了一回槍使。而且,以他的身分也不好自己請戰。
不過,此次比鬥,無論如何也不能讓展凌勝出!戚柄文暗暗咬牙。
幾派之中,若論騎兵,當以“楊派”為首,“郭派”
的騎兵數量最少,素質最差,就是同時從幾派中抽調同等人數的騎兵,“郭派”的損失也是最少。而且更不要說這個叫展凌熹的是魏嚴正的外甥,而且還有著那樣的記錄。
他敢肯定,郭倉容不是已經拉攏了展凌熹,就是已經把他的學院和大賽表現調查得一清二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