邦,清談誤國!我們缺的是實幹家,不需要那些邀名的經濟學家。”
胡師公這話說的沒錯,不用自己去立言,真理也會依然存在,但要建功立業,錯過這個村可就沒這麼店了。
“家明,明日陪我去趟縣裡?”
“什麼事?”
“縣中太破了,正好你又不缺錢,捐個圖書館、實驗室,再建個好點的體育場,也讓學生伢子們有個鍛鍊身體的地方?”
唉,一不留神就挨宰嘍,搞不好讓自己吹半天,他老人家就是等這機會,不過李家明也痛快道:“行,明日我陪您去一趟。不過,話得先說好來,錢得先捐給基金會。”
唉,這小子還是信不過老宋,胡師公也答應得很痛快。
(未完待續。。)
第六十四章 各人角度
曾幾何時,李家明覺得功成名就的四哥太不通人情,可當他也有了那名望時,才知道不是不通人情,而是不得已。
去年回老家,李家明還去拜望了縣裡的領導,這一次回老家他給母校捐完圖書館、實驗室、體育館後,在田依林的賓館裡擺了幾桌,矜持地請大家吃個飯就算是全了禮數。不過,與往常一樣,李家明依然婉拒領導們的單獨合影。
扯虎皮當大旗的事,李家明沒少幹,等他的名聲可以當虎皮時,他根本就不會給別人那機會。當然,這會得罪人,但今時的李家明已經不需要考慮這些,只要保持禮數上的尊重,就能讓人無法詬病。
吃完飯,李家明婉拒了領導們的陪同,交待了學建築的三哥和柳莎莎幾句,自己上了毛伢的車去他那午休。讓人借自己名聲這事,也就是幾個發小可以,比如一起長大的毛伢他們。
“家明,這次又準備捐幾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