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數量的零頭都不到。
原有的樓臺亭閣,早已在浩劫中化為灰燼,只留下寬大厚重的基座,展現著昔日的輝煌。
只有城南一帶,人口集中一些,在這裡,往來的“東都人”依舊邁著方步,顯示著只有貴為帝都人才保有的那種氣質。
……
人口少了很多,耕地相對便多一些,旱災對洛陽的影響也相對較小。
王隊尋了一間客店住下,從關中至幷州祁縣再到洛陽,這一段時間,王隊很難吃頓飽飯。此番到了洛陽,要好好休整一下,起碼也要吃幾頓飽飯。
客店規模很大,客人卻很少,緊閉的門窗使原本就幽暗的客店更顯淒涼。
店家只收了普通客房的錢,給王隊開了一間朝陽的上房。
王隊安頓好,準備出去轉一轉,剛出房門,隔壁房間的客人恰好從外面回來。
“星輝!”隔壁客人有禮貌地從王隊點點頭,只是口音生硬,將“幸會”說成“星輝”。
“幸會!”王隊回應著,在幽暗的光線下,才看清楚這個客人高大、健壯,面板較中土人更加白皙些。
“您是外國人?”
那客人點點頭,開啟房門,友好地做了個請進的手勢。
在這裡能遇到外國人,王隊十分意外,反正也沒什麼事,作了個揖,邁步進了房間。
房間裡光線明亮,王隊看清了,此人微微卷曲的褐色頭髮,眉毛濃粗,眼睛微微有些凹陷,既有中亞人特徵,又有歐洲人特點。
王隊正式行個禮:“在下王隊,幷州人。”
對方也按中土禮儀作揖,只是雙手合十的樣子令王隊奇怪:“在下康孟祥,來自康居國。”
“康居?”
看王隊疑惑的樣子,康孟祥拿出一張簡略的地圖,指點著自己祖國的位置。
哦,原來是現代的哈薩克一帶。
“康先生來中原做什麼?”
“譯經。”康孟祥拿起几案上的書稿遞給王隊。
書稿封面上寫著“四諦經”三個字。
“佛經?您是沙門?”沙門是息心淨志之意,也代表著與婆羅門教相對立的思想流派,佛教是沙門派別之一。
“我替佛傳播傳播智慧,助世人斬斷煩惱、顯發本性。”康孟祥的漢語很流利,只是發音生硬。
康孟祥詳細解釋著深奧的佛學教義,王隊聽不大懂,只是明白了康孟祥屬於佛學三大修持學業“戒、定、慧”中的“慧學”一派,講究的是擯除一切和煩惱,專思四諦、十二因緣,以窺見法,獲得智慧解脫。三學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