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審視這個遊戲的價值。
因為遊戲最後一關是一個無限迴圈的結構。而迴圈結構正是“超邏輯”結構的一個重要特點。超邏輯這種思維方式的存在,就是為了解決無法用正常邏輯解決的問題。
因此,要順利透過這個鑰匙小遊戲的最後一關,遊戲者必須使用“超邏輯”的思維。
從這個角度反過來一推測,唐曉生懷疑這個遊戲的制定者有可能瞭解“超邏輯”。甚至是精通“超邏輯”。
從留言條上的內容上來看,這個遊戲的制定者是楊紫雯的未婚夫。而唐曉生很有可能就是楊紫雯的未婚夫。如果事實真是如此,這意味著這個鑰匙遊戲可能是唐曉生自己設計的。
當然,唐曉生現在根本沒有任何有關楊紫雯未婚夫的記憶,他也不確定自己到底是不是這個鑰匙遊戲的設計者,更不知道設定這個遊戲的目的是什麼。
要查明真相,或許只有想辦法拿到藏在2號臥室和3號臥室的最後兩把鑰匙。
唐曉生現在十分好奇這兩間臥室裡到底藏著什麼,他心裡正尋思著如何拿到最後兩把鑰匙,闖過遊戲的最後一關。
雖然他知道用“超邏輯”的方式能夠破解遊戲的最後一關,但是這只是理論上的可能,真正落實到操作中時,則會變得異常複雜
“超邏輯”思維本身是一種超出現有規則的思維方式,它既要充分利用現有的規則,又要使用一些根本不存在的規則,或者說,它需要創造新的規則。
正是因為如此,在使用“超邏輯”時,一般需要兩個時空,一個時空用現有的規則運轉,另一個時空則是用新規則的運轉,當這兩個時空形成連線時,才構成一個既儲存著現有規則,又擁有新規則的“超邏輯”結構。
一個完整的“超邏輯”結構,總共有兩大步驟,第一個是“借”的步驟,第二個是“償還”的步驟。“借”的步驟,就是一個創造新規則的過程,而“償還”的步驟,則是讓新規則和舊規則形成一個整體的過程。
當兩個步驟都完成時,就會構成一個新規則和舊規則融為一體的新結構,即所謂的“超邏輯”結構。
由此可知,要構成超邏輯結構,“借”和“償還”兩個步驟缺一不可。
簡單地說,“超邏輯”需要至少兩個不同規則時空的共同作用才能夠實現。如果只有一個時空,那麼根本無法進行“借”的步驟,這意味著無法創造出新的規則。
在這樣的情況下,“超邏輯”是無法實現的。
在“0號地球時空”,唐曉生能夠讓“0號地球時空”和其它任意的時空形成連線,並讓兩個時空形成超邏輯結構,這並不難。
只是,唐曉生現在所處的“13號地球時空”的情況卻不太一樣。
“13號地球時空”存在最重要的意義,是要對映出“0號地球時空”。從而確保“0號地球時空”一系列事件都能夠繼續存在,這直接關係到唐曉生自己的存在問題。
因為如果“0號地球時空”對映失敗了。唐曉生也會隨之消失。
此事事關重大,為了保證“13號地球時空”對映到“0號地球時空”能夠順利的進行,唐曉生只能全力避免“13號地球時空”與其它的時空形成連線,而只與“0號地球時空”形成連線。
一旦“13號地球時空”與其它時空形成連線,會產生潛在的巨大危機,因為其它時空可能返過來影響“13號地球時空”的程序,並破壞“13號地球時空”對映“0號地球時空”的過程。
比如,“13號地球時空”對映出一個時空A。時空A又對映出一個時空B,時空B對映出時空c……當這個對映的過程重複n次後,對映出了一個時空n。而時空n有可能會反過來對映出“13號地球時空”,形成一個多個時空相連的大迴圈。
當初,唐曉生就是從“0號地球時空”對映出“1號地球時空”,用“1號地球時空”對映出“2號地球時空”……這個對映的過程在重複13次後,他用“12號地球時空”對映出了“13號地球時空”。並順利到達“13號地球時空”。
於是,唐曉生成了“13號地球時空”第一批的穿越者。
如果“13號地球時空”和更多的時空形成連線,那麼類似“0號地球時空”到“13號地球時空”這樣的時空大迴圈可能會越來越多,到時,從理論上說,“13號地球時空”有可能出現更多的穿越者。
一旦發生這樣的事。“13號地球時空”可能會發生動亂,並直接影響到“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