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後沒有什麼後臺加上生性謹慎的友坂一夫有些過於謹慎,所以直到武漢會戰之後還是一名聯隊長,南昌作戰中友坂一夫的聯隊被岡村寧次當成補充聯隊給予拆散整編,失去了指揮權的友坂一夫被調回參謀本部,一名五十三歲的大佐還有什麼前途可言嗎?
如果不是東條英機這屆被日本人自己稱之為瘋狂內閣的連續戰略決策的話,友坂一夫恐怕難逃退役的厄運,正是因為關東軍北進遠東,南方總軍進攻東南亞,中國派遣軍又在中國戰場深陷泥潭,一切的一切讓日本人被迫的連續進行了四次國民總動員,從二十二週歲到三十五週歲的青壯年男子,到現在的十六週歲到五十週歲,大日本帝國的國內因為部隊的快速擴編極度缺乏勞動力,但是三個大戰場又迫切的需要大量的兵員,於是朝鮮人與臺灣人都被日本人全部加以利用了起來。
即便如此,日軍的兵力依然是捉襟見肘,東條英機計劃滿洲**擴編三十個師,南京汪偽部隊也要擴編四十個師又七個獨立混成旅,瘋狂的擴軍的同時日本人在苦苦支撐,也正是因為如此瘋狂的窮兵黷武,友坂一夫才得以晉升少將旅團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