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的巨大威力。
部隊是一個高度集中的集體,一旦病毒傳染病爆發或者其行軍經過的地域發生了急性傳染病爆發,日軍可以一彈不發就解決點中國青年軍的幾十萬精銳主力,屆時整個東北將赤地千里,遍地白骨,日本人的用心可謂何其歹毒。
黃國榮在一片寒風之中跳離了機艙,黑龍江的寒冷依然出乎了黃國榮的意料之外,北平已經開始感受到暖意了,而黑龍江卻還是一片冰天雪地,著落在冰面上的黃國榮真正體會到了什麼叫做硬著落的震撼,全身如同散了架一般的他拖著降落傘從湖面上爬到了土坡上做了短暫的休息,可以說此番空降對於黃國榮來說絕對稱得上是印象深刻。
部隊集合後清點人數和裝備,讓黃國榮頭痛的是空投的五輛“鼴鼠”輕型裝甲突擊車有一輛直接摔在了地上,整體變形十分嚴重,車上固定的物資和備件也摔得到處都是,還有一輛更絕,直接投在結冰的湖面上,將冰砸了個大窟窿掉入了湖中。
難道是倒黴也能傳染嗎?黃國榮現在有些後悔與有倒黴蛋之稱的第五分隊隊長郝衛國握手了,真是見了鬼,一共只有五輛突擊車,現在寸步未動就損失了二輛?還好其中一輛還能拆下些有用的東西和零部件。
顯然,剩餘的三輛“鼴鼠”搭載十二個人還不是什麼大問題,因為“鼴鼠”輕型裝甲突擊車分為運輸型和火力支援型,火力支援型的炮塔位置能坐二個人,不過這種天氣要坐在外面自然也要感受一下東北的嚴寒了,還好攜帶了足夠的禦寒衣物和裝備。
黃國榮指揮隊員將單獨空降下的武器彈藥箱、備用油箱、食物補給箱、外掛裝甲板等物資全部收集起來,並且將摔壞的一輛鼴鼠突擊車上完好的備用履帶則固定在“鼴鼠”輕型裝甲突擊車的前外掛裝甲上,畢竟是敵後活動,補給十分困難,萬幸的是電臺與無線電導航裝置十分安全的著落,一方面開機與總司令部進行第一次彙報,一方面黃國榮鋪開了地圖檢查了一下自己空投的座標三角區,以確定自己現在所在的位置。
經過三角定位法的定位之後,黃國榮對著夜空伸出中指狠狠的比劃了一下,他們空降的地域竟然比座標偏離了五十多公里?如果沒有鼴鼠輕型裝甲突擊車的話,僅僅靠徒步恐怕很難完成此次事關重要的作戰任務了。
黃國榮發現“鼴鼠”輕型裝甲突擊車由於總重量較輕,所以無論如何的增加其的裝甲厚度,都不足以應對日軍裝備最大的三十七毫米戰防炮,“鼴鼠”的裝甲是為了能夠抵禦大口徑機槍的射擊設計的。
為了抵禦日軍裝備的三十七毫米戰防炮,所以在“鼴鼠”車體外加裝了一種格欄網結構的外掛模組式裝甲,如果遭到日軍戰防炮的射擊,模組化硬質裝甲與車體間的距離和車體本身的裝甲就形成了二次防護,硬質模組化裝甲在遭到攻擊的時候一般不會破碎,而是最大程度的扭曲變形,這是一種美國人開發出的軟質高密度合金,雖然加掛模組式裝甲未必有絕對效用,但是對於體重只有一噸半,發動機馬力極大,單位動力十足的“鼴鼠”輕型裝甲突擊車來說,其的野戰生存能力早已超過了日軍所列裝的九五式與九七式戰車。
收集空投的外掛軟性模組式裝甲可以說並不是一個輕鬆的工作,由於採用了m4系列謝爾曼坦克發動機的靜音系統,“鼴鼠”的發動機待機聲音非常之小,在完成武器與外掛裝甲的配備之後,黃國榮開始指揮隊員將收集到的備用油料桶則掛在車體後部的外掛裝甲裡則,以免被擊中燃燒,原本是五輛車使用的備用油料,現在給三輛車使用綽綽有餘,唯一有點鬱悶的是座位擁擠了一些,不過對於依然天寒地凍的黑龍江來說,在冰冷的車廂裡面擠在一起似乎也不是什麼壞事。
三輛塗著雪地迷彩的“鼴鼠”輕型裝甲突擊車沿著之前空中偵察拍攝的照片製作的地圖開始向七三一部隊駐地附近的歪頭嶺進發,導引轟炸機群實施轟炸的無線電導航裝置必須要設定在一個相對的高處,否則將會影響導航效果。
第八百五十九章 鼴鼠突擊(上)
沿途行軍三輛“鼴鼠”幾乎是一輛跟著一輛在雪地中飛馳,可以說小短接加寬的新式履帶除了增加耗油量之外,在雪地之中行軍確實效果非凡,可以說“鼴鼠”輕型裝甲突擊車上有為數眾多的專利和改造成果,但是這些成果和專利無一例外的都是尚未經過實戰的檢驗,這些專利全部屬於林淑傑在美國的國際貿易公司的分公司。
頂著寒風黃國榮只感覺自己的臉部微微有些發木,於是用手拼命的搓了幾下臉,對於這次的執行的危險任務,黃國榮自己還是比較有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