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90部分

在攻陷斯大林格勒之後就進入了戰略防禦,可以說德軍已經進抵了希特勒戰前制定的a線,從原則角度上看,希特勒根本不想滅亡蘇聯,德國也不具備徹底滅亡蘇聯的戰略條件,德軍入侵蘇聯以來,沒有成功的扶植起一個相對有效的偽政府機構,也確實是德國人在戰略上的失誤。

蘇軍從遠東抽調大批軍隊對斯大林格勒實施反攻,然高飛震撼的是交戰的蘇德兩軍雙方投入的共計超過一千七百萬之眾的軍隊,二萬餘輛坦克與裝甲車,三萬多門七十五毫米口徑以上的火炮,五千多架戰機,這樣大規模的會戰打得就是後勤補給,德國人困難,蘇聯人同樣困難,但是對於中**隊來說,如果抽調三百萬**進行一場會戰,僅僅交通就會成為一場噩夢,病死甚至餓死的官兵也許會比戰死的多。

中**隊的後勤補給幾乎糟糕到了極點,所以中國現狀的交通情況,高飛根本不可能在短時間內集結起足夠的部隊抵禦蘇聯人很有可能發起的進攻,雖然國府上下很多人還記得蘇聯援華時候的好處,不相信中蘇之間會刀兵相見,但是對高飛而言,在國家利益和領土面前,北極熊的固執恐怕已經到了難以想象的地步。

蘇聯當初援華也好似因為日軍關東軍將其視為了假想敵,以援華作為手段拖住日本關東軍,而且蘇聯援華的物資武器價格依然不菲,很多也是蘇聯逃脫換代的武器。

當蘇日簽訂互不侵犯條約之後,蘇聯果斷的中止了對華的武器出口,最讓人鬱悶的是,當年德國人停止向中國出口武器是將最後一批交付給中國之後,而蘇聯人則是吞了中國政府的貨款停止供應,行徑卑劣不堪。

第九百二十章 鋒芒所向(一)

列為讀者大人,最近連日下雪小騎偶感風寒,連續吃藥掛瓶無濟於事,時至今日身體才漸好,儘量恢復穩定更新,之前種種請大家多多原諒。

當蘇聯人解決了德國人的問題,掉過頭來蘇聯人一定會解決遠東問題,中蘇開羅協定說白了不過是一紙虛文而已,這些年來軸心國集團與同盟國集團相互之間,本陣營國家之間,撕毀的各種協定和條約還少嗎?條約這玩意用高飛的話說,制訂出來就是為了被撕毀的。

條約能否起到作用,就要看武裝力量的平衡了,如果失衡就將爆發戰爭,所以,高飛向國民南京政府方面提交了關於加強遠東戰略防禦,修建定遠方向與重新修建黑龍江的日本遺留工事要塞體系,高飛也秘密的制訂了一個針對蘇軍的決戰計劃,只不過這個計劃只有中國青年軍的高層三人團知曉,對外一律實施保密。

就在東北各地建設進入**之際,高飛的整軍計劃也飛快的得到實施,在這方面國府軍政部給予了大力的支援,蔣介石在淞滬橫掃日軍最後殘敵也意氣風發,從1931年9月18日開始,經過十二年的浴血苦戰才取得了今天的戰果,但是百萬日軍主力尚在朝鮮虎視眈眈,而與蘇聯方面則是面和心不合。

蘇聯方面多次派人提出中國遠征軍進入蘇聯協助蘇軍作戰,並且參與戰略反攻,對於這個邀請蔣介石有些猶豫,而羅斯福與丘吉爾卻在這個問題上給予了斯大林意外的支援,認為中國青年軍所部當以遠征軍所部不少於三十個師的部隊從遠東進入蘇聯境內,協助蘇軍抗擊德軍,更為主要的是美英都認為蘇聯人有權使用遠東的設施,並且可以在遠東實施休整。

可以說英美方面的建議讓高飛有一種被人觸之逆鱗的感覺,之前的海參崴事件的起因就是中國青年軍與蘇軍針鋒相對,導致蘇軍的武裝挑釁變成了武裝擴大沖突,這也是大大超出蘇聯乃至整個同盟國方面預料的,因為在同盟國內部,也始終有人認為中國的國民政府習慣的逆來順受,但是沒想到中國青年軍方面對於蘇軍的武裝挑釁給予了堅決的還擊,並且高飛還伺機要擴大事態,唯恐事件激化脫離控制的英美才不得不充當期間的協調者。

但是,英美在某些程度上還要顧及蘇聯人的感受,畢竟整個歐洲戰場還需要蘇聯方面的苦撐,德國人已經開始轉入整體的戰略防禦階段,連續二次進攻莫斯科和二次進攻斯大林格勒讓德軍消耗巨大精疲力竭,蘇軍雖然同樣消耗巨大,但是在本土作戰的蘇軍佔有補充迅速的優勢,斯大林格勒的丟失讓蘇軍失去了北高加索的石油和一連串的戰略優勢,所以奪回是勢在必行。

高飛也是利用這個難得的機會打著全殲退入朝鮮日軍的幌子,在向美國人伸手,高飛非常清楚,現在的中國對於美國人來說非常有利用價值,尤其自己正在積極整訓的中國遠征軍部隊,高飛不止一次的在正式的或者非正式的場合宣稱,蘇軍進入遠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