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動有光。或曰,形如彗,五殘、六賊出,禍合天下,逆侵關樞;其下有兵,衝不利。
十四曰獄漢,一名鹹漢,出正北,北方之野星,去地可六丈,大而赤,數動,察之中青。或曰,赤表,下有三彗從橫。主遂王,主刺王。出則陰精橫,兵起其下。又為喪,動則諸侯驚。
十五曰旬始,出北斗旁,如雄雞。其怒,有青黑,象伏鱉。或曰,怒,雌也,主爭兵。又曰,黃彗分為旬始,為立主之題,主亂,主招橫。見則臣亂兵作,諸侯虐,期十年,聖人起伐,群猾橫恣。或曰,出則諸侯雄鳴。
十六曰天鋒,彗象矛鋒。天下從橫,則天鋒星見。
十七曰燭星,如太白。其出也不行,見則不久而滅。或曰,主星上有三彗上出,所出城邑亂,有大盜不成,又以五色佔。
十八曰蓬星,大如二斗器,色白,一名王星。狀如夜火之光,多至四五,少一二。一曰,蓬星在西南,長數丈,左右兌。出而易處。星見,不出三年,有亂臣戮死。又曰,所出大水大旱,五穀不收,人相食。
十九曰長庚,如一匹布著天。見則兵起。
二十曰四填,星出四隅,去地六丈餘,或曰可四丈。或曰,星大而赤,去地二丈,常以夜半時出。見,十月而兵起,皆為兵起其下。
二十一曰地維藏光,出四隅。或曰,大而赤,去地二三丈,如月始出。見則下有亂,亂者亡,有德者昌。
《河圖》雲:
歲星之精,流為天棓、天槍、天猾、天衝、國皇、反登、蒼彗。
熒惑散為昭旦、蚩尤之旗、昭明、司危、天欃、赤彗。
填星散為五殘、獄漢、大賁、昭星、絀流、旬始、蚩尤、虹蜺、擊咎、黃彗。
太白散為天杵、天柎、伏靈、大敗、司奸、天狗、天殘、卒起、白彗。
辰星散為枉矢、破女、拂樞、滅寶、繞綎、驚理、大奮祀、黑彗。
五色之彗,各有長短,曲折應象。
漢京房著《風角書》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