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出言道:“如今諸多學派與人族中現世,但是百家思想總也要定下一個勝負高低,吾等準備在齊國立下稷下學宮,以供百家同道一辯高低。日後評出九大流派則可得人道氣運加持,日後百聖圖上也會佔據中位。”神農對百聖圖的中央比劃了下。
能夠在此一展所學,壓服自己的對頭,然後獲取更多的人道氣運,讓更多人承認自己的流派思想,這種事諸子自然不會不同意。
“另外,關於王道神獸的事情爾等也應該知道,不知道爾等對於龍族為王道化身可有何意見?”
意見?意見大了去了?不少家主目光閃爍,這些人所在的國度可是種種圖騰神獸啊,而且有不少家主就是神獸轉世而來,自然不會讓龍族這麼容易推行出去了。
一位家主小心翼翼道:“聽聞當初天皇太昊氏曾經定下決意,在日後何人一統人族,那人所代表的神獸也就是王道神獸,吾等不若還是按此來吧?”
不少家主紛紛點頭,神農李耳對視一眼,將這些人暗暗記下。龍族為王道神獸可以說是火雲洞和玄門一致認可的事情,這所謂的爭鬥不過是走一個過場,讓四神君安心罷了。
倘若有人看不清這一點,李耳不介意在此出手教訓一下。日後人族一統真正要斗的可不是所謂的王道神獸,而是人教教主的位置啊。
李耳冷冷看向神農和在場諸多家主:道友,你下世點化這麼多家主,可是這些人的思想也是相互衝突,你要是想要靠他們的話,日後貧道看你怎麼吃這個苦果!(未完待續。。)
第二十三章歸墟祭臺
稷下學宮位於東方齊國,隨著百家商議之後紛紛將門人派遣來此諸家論道。孟子、莊子、列子、荀子、惠子等等百家傑出弟子紛紛在此相互辯道,百家思想在此發生一次次碰撞。
齊國是姜子牙開闢的國度,齊國的國運顯化的是龍,也可以說是玄門一方。只是在稷下學宮的最深處有一個地宮,地宮中有燁龍氏在此盤坐。到底所謂稷下學宮的計劃是燁龍氏在暗中推動,齊國如今也是用儒家治國,還有後宮之中那位王后娘娘也是秀家出身,真要是論起掌控力,李耳也不見得是燁龍氏的對手。
隨著百家爭鳴的白熱化,燁龍氏身上的教化功德也是越來越多。頭頂功德慶雲中托起文道天書,天書有五彩文德氣湧現,普耀智慧靈光,有不朽文道精神在天書中呈現。燁龍氏如今也有幾百歲了,也已經將文道演化至不朽境界也就是金仙道果。加上燁龍氏原本積攢的那些願力功德如今也有大羅實力,只待日後人族一統燁龍氏便可以將這一屍徹底圓滿。
在天書之後又有四十九座房屋在慶雲中一一浮現,有燁龍金盞上的神火不斷向四十九座房屋燒去。
這些房屋中有當初西岐城的書齋,有魯國的那處草廬,有齊國之時的學堂……,這就是風燁數百年間在人族教化所立下的四十九座學府。在這些書齋、草廬中燁龍氏教化了一批批的學子,隨著那些學子在各國出仕為官。也有一縷縷氣運被回饋到燁龍氏這裡,連帶著這些學堂上也沾染了人道教化氣運。
如今在神火的焚燒下,那些宮殿紛紛焚燬只有一股股不滅的智慧精神在湧動。不朽精神顯化龍形,四十九條神龍在慶雲中盤旋。然後風燁頭頂又出現一座學宮,也就是燁龍氏如今所在的稷下學宮模樣。四十九道不滅精神神龍湧入稷下學宮,學宮漸漸呈現實體在燁龍氏的意志下化為一座聖殿。
當稷下學宮中積攢的氣運功德被燁龍氏煉化之後,正在稷下學宮論道的孟子荀子不由眉頭大皺。孟子頭頂浩然氣向整個學宮蔓延開去,其他百家門人感覺稷下學宮的變化,也不欲孟子一人出頭,紛紛顯露神通不斷勘察四周。
東海一處無名小島。風燁本尊伸手一抹就把那些諸子門人的神念給遮蔽起來。
“眾聖殿”是燁龍氏頭頂那尊建築的名諱。聖殿呈現七彩琉璃之色。殿宇之上有諸龍盤繞,有無量光輝照耀四方,有百家諸子神像在殿堂中不斷講經傳道。
不過這座聖殿倒也是附帶品,燁龍氏更為看重的是聖殿正中央的那柄玉斧。玉斧不過巴掌大小。模樣平平無奇只是有一些吉文圖案。是一個辟邪護身鎮器。在燁龍氏的四十九座學堂中都有一柄玉斧被掛在學堂頂端作為鎮運寶器。
隨著四十九座學堂被燁龍氏熔鍊。其中的玉斧也一併被熔鍊在聖殿之中。在燁龍氏的催動下聖殿中飛出五色玉斧。沒有神斧鎮壓,整個聖殿又再度崩潰向不朽精神文氣變化。
燁龍輕輕一嘆,本命天書飛入聖殿將即將崩潰的聖殿鎮壓下來。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