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女,生下來便是郡主身份;另一種則是皇室恩典,對有功之臣的家眷的賞賜,是一種榮譽的象徵但是有封號的則不一樣,不管是皇室血脈還是皇室恩典的,有了封號的就相當與有了官職一般,另有一份俸祿收入,就是之前聖旨上提到的食邑這收入一直到享受封號的人身死,才由朝廷收回當然所謂的食邑只是一種說法而已,並不是真的將一個有著八百戶人家的城鎮劃分出去而是相當於八百戶人家的稅收
有了封號的郡主,等同於沒有封號的公主一般,享受參加皇室大型慶典的權利並在慶典上能佔據一席之地
這在大周的女子中間,已經是極高的榮耀了放眼當朝,除了如今的小鞋只有另一位慧郡主,她的父親是先帝的第十一子與如今的聖上乃是一母同胞的兄弟,母親是聖上的親表妹慧郡主乃是正室嫡出長女,身份尊貴,自出生便得了這個封號
小小聽著,不知如何冷汗就下來了人家慧郡主是身份尊貴,她是何德何能,居然能讓皇帝賜給封號?天上沒有白掉餡餅的好事,莫不是皇帝要給自己刷上一層尊貴些的金漆,送自己去和親什麼的?可如今大周天下一統,四邦臣服,哪裡有需要用女子和親的呢?
林氏看她們姑嫂倆說話,心裡倒是欣慰得很,可另一方面鬧不明白皇帝的意思,眼看著周偉還沒回來,心裡便有些著急,昂首往外望了幾次
臨近晌午,周偉打發人回來傳信,說是宮裡留飯,叫他們不必等自己,自行吃飯就是
林氏一聽,便鬆了口氣往日裡宮裡也不是沒有留過周偉用飯,這次周偉特地叫人送信回來,意思卻不在飯食上頭,無非是叫家裡人不要的,之前的事情他心裡有數,只管放心就是
直到快掌燈的時候,周偉才帶著淡淡的酒氣回到府裡,隨意擦了擦臉之後,看著一臉疑惑的妻子和女兒,他這才嘆口氣講了皇帝賜旨的緣由
簡單點來說,因為這次恩科取士是第一次南北士子的大比,被御筆點為探花的趙天賜陡然被推到了風口浪尖之上大多數老臣覺得皇帝對南方士子太過優待,畢竟趙天賜的真實水平在那兒擺著,確實有點不夠看但是皇帝聖心獨寵,已經點了趙天賜為探花了,如何能籠絡南方士子竭盡全力為大周辦事,成了最近朝堂上爭議比較大的問題
不知道為什麼,人們一旦討論起這樣的事情來,得到的最後結果就是要犧牲一個女人不少大臣建議皇帝下嫁一位公主給趙天賜,一來透過聯姻的舉措穩定南方士子,二來駙馬是不擔任實權的,也就不用的趙天賜為首的南方士子會影響到朝堂裡北方派系的勢力
皇帝並不這麼想
開科是為天下取士,而如今的科舉已然成了某些北方大族的囊中之物,朝堂上暮氣沉沉南方士子便是皇帝看好的鮮血液,他們能替朝堂帶來生機,同時也能將某些逐漸脫離皇帝控制的家族拉回軌道,甚至推下朝堂
聯姻可以,但不能是公主
皇帝還是挺喜歡趙天賜的,雖然這個年輕人採並不是特別出眾,可是在趙天賜的身上皇帝看到了一股朝氣,還有一份死心塌地有沒有才華不要緊,可以學,趙天賜只要不是個傻子,經過十年二十年的磨礪,必然能成一方能吏尤其是趙天賜的死心眼,這是皇帝最為看重的忠誠眼看著自己年紀逐漸大了,總得挑選幾個對皇室忠誠又有能力的留給君
趙天賜便是皇帝準備留給君的能臣
這樣一來,聯姻的物件必然不能是公主可趙天賜不是跟周家的嫡女有娃娃親麼?那正好,周茹也算得上出身顯赫,周家也是皇帝扶持的興勳貴,只是底子略薄了些那也沒關係,給周茹弄個堪比公主的身份,這樁婚事不就合了大家的意願了麼?
小小“敏茹郡主”的封號就是這麼來的
周偉講得挺慢,並沒有詳細地說明最近皇帝找他聊天到底聊了些什麼,而是結合近來朝堂的風向,皇帝的意圖,把自己推測之後的結論告訴了林氏母女倆
其實這段分析已經相當接近於實情了,只是周偉也不知道的是,不知什麼時候陛下最寵愛的六公主也瞧見了趙天賜,央求皇帝賜婚對於趙天賜的安排,皇帝是想先放他到外頭去做幾年小官,自然捨不得最寵愛的女兒跟著吃苦,不過正好周偉說自家女兒喜歡趙天賜,那就順水推舟了唄
當然這嫁女和娶媳不一樣,若是皇帝下旨賜婚,照著他與周偉的關係,在外人看來倒有點像是強迫趙天賜娶周家女兒一般因此這賜封的聖旨,實際上放出的也是催促趙天賜求娶的訊號
“若是不出所料,大概明日陛下便會宣天賜進宮了”周偉嘆了一聲,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