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遂先生,這幾年先是替朕擺平了鮮州,接著又在西夷偏遠之地苦幹了三年,實乃勞苦功高之臣。朕封汝為遼陽侯,子孫世襲。”
“謝陛下~為陛下分憂乃是臣子之道。”李密心中狂喜,起身拱手道。
“先在長安休整三月,好好調養身體。裴公年事已高,今年將卸任內務部首相,汝先充任裴公副手,待期頂替裴公。”
“臣接旨謝恩~”
“哄~~~”
滿朝文武盡皆震驚,但又不得不服。
這李密,自投靠皇上楊廣以來,滅南陳、殺楊玄感、鎮鮮州、破突厥、徵波斯功勳卓著,就算天子學生李世民都無法與之相比,且縷縷挺身替當今陛下擋槍幹髒活背罵名無數也毫無怨言,如今終得封侯拜相乃是他數年來付出的回報。
“陛下,臣有一事想問詢玄遂公。”內務部副相唐儉拱手道。
“茂約問吧!”
“玄遂公,聽聞西夷治所西京城家家戶戶都用上了天然氣燒火做飯甚是方便,不知有無此事?”
“呵呵!唐大人還是訊息閉塞了些,該去西夷州走走了。用天然氣燒火做飯不光是西京百姓平常之事,三大農墾兵團也已經家家普及。
只是,西京百姓用氣需要繳納燃氣費,而兵團將士家中用氣則是免費的。使用天然氣縱然方便快捷,但也頗受限制,並非西夷全境都能普及使用。
原因嘛~不外乎輸氣管線鋪設搭建成本太高。”
“那我天朝皇城長安能否實現通氣?”唐儉追問道。
“這~這個下官不好說,唐大人不如直接問陛下吧!”
“陛下,這~”
未得到答覆的唐儉忙看向高階之上端坐的楊二。
“呵呵!若朕的京城能用上天然氣,朕還不早就用上了。怎奈我天朝全境也只得西夷州那片土地之下蘊藏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天然氣資源。也許今後有可能吧!”
唐儉聽後,只得點了點頭,算是解開了心中存疑。
“也許今後不久的將來,西夷州的天然氣可以灌裝方式輸送我天朝內地,只是現在條件還不許與。”
“難怪說到西遷,我天朝百姓並不排斥,原來好處多多啊!”文教部閣相裴蘊感概道。
“好了,今天首個議題就說到這了。對鮮州京口水師提議的跨海擊東瀛諸卿以為如何?”
“陛下,據臣所知,那東瀛島國人口稀少,貧窮落後,拿下來後又要面臨遷入人口、投資改造等諸多事項。
臣覺得那東瀛倭國遲早都是我天朝嘴邊的肉,不如暫且放一放,把財力物力人力先用於穩定西夷、緬安等新拓土地之上。”
為西夷州防務和農墾兵團建設付出很大心血的防務部宇文化及建議道。
“嗯!宇文先生說的是,彈丸小國,孤懸海外,如同雞肋。不如養肥了之後等幾年再取。現在拿下也是一副爛攤子。
無忌~傳御鮮州刺史、節度使楚能中將、京口水師統制使吳明徹少將,按兵不動,等候時機。水師仍以護航商船為重。
另,再傳御漠河州刺史王伯當、節度使秦瓊、黑水河水師統制使吳達少將,佔領漠河州以北所有土地和海島,直至白令海,但不許東渡海峽。”
“陛下,據查白令海以東還有大片土地,黑水河水師也已屢次渡海探查,實屬無主之地,不如~”防務部副相徐茂公拱手奏道。
“唉!當初朕要西征波斯,諸卿多有反對者。現在卻覬覦更遠的土地。不是朕不願,而是太過鞭長莫及了。在鐵路未修到黑水河城之前東征一事莫要說起。”
“陛下,西征大勝之後,王伯當、秦瓊、單雄信等將看來是太過想為陛下開疆拓土了。”魏徵說道。
“是啊!朕知道他們的心思,所以才讓他們向北攻擊,其實北面除了連綿不絕的森林和原始土著部落之外並無國家,讓他們出擊也是讓他們有點事情作而已。”
“陛下,漠河州境內高山聳立,河流縱橫,且每年有9個月都處在冰雪覆蓋的冬季。如此莫說修鐵路了,就是幾尺寬的馬道都很難修建。如今漠河州的補給幾乎都是透過黑水河水師往返萊州進行的。”
“好了~魏愛卿,遼東地形地貌朕還是很熟悉的。漠河州地廣人稀,發展滯後。修建鐵路划不來,透過水師輸送物資倒也快捷。
朕知道你與叔寶、雄信、伯當等私交甚好,汝可帶話過去,就說最多三年,朕定兵發東瀛四島,他三個可作前部先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