鎖餐館,規模巨大,擁有2200個座位,但無論早午晚都座無虛席,很多顧客只得排隊候餐。
因此,和田一夫一錘定音,收購重點是面向一般顧客的大眾食肆。
從“神想觀”得到靈感,然後將收購中國餐館作為八佰伴的戰略,並且立即付諸實施。
和田一夫身體力行進行戰術出擊。
和田一夫作為一名普通顧客去實地觀察,親身考核該店情況;用自己的舌頭嘗一嘗菜餚的味道。
和田一夫自己制訂了4個方面的考核重點。
其一是味道,其二是地段環境及設施,其三是服務態度,其四是經營者的為人與能力。
味道,也就是菜的質量,是餐館的生命根源。顧客是上帝。味道不正,就像是大廈喪失了支柱,一切都無從談起。
地段環境及設施的好壞,意味著是否容易招攬顧客。一語蔽之,是否有外在的吸引力。
服務態度是餐館信譽的標誌,是無形的廣告。
經營者的為人與能力關係到收購後餐館繼續經營和進一步擴充套件的前景。
和田一夫要收購的,不僅僅是中國餐館的店鋪,還包括廚師、工作人員在內的所有一切。換言之,要買下原有狀態下的整個公司。因此,味道、地段環境及設施、服務態度等等必然成為考核重點。
依據和田一夫的策略,買下整個公司後,仍讓原經營者擁有股份,並且利潤共同分享。因此,要鑑定餐館老闆是否有指揮力,是否為人可靠,是否有經營手腕。
如果這些考核重點全部合格,便當場拍板將該店列為收購物件,只要有一點達不到要求,哪怕是白壁微瑕,也當場回絕。和田一夫態度十分堅定而明朗。
有些餐館,和田一夫作為普通顧客微服暗察時,就已經達到當場即可接受的標準。
一般只有這樣的餐館,才列為收購物件,並已馬上開始商業談判。
和田一夫雄心勃勃,立志在香港成為中國餐館之王,繼而在世界各地開設連鎖式中國餐館。
在這樣的信念驅策下,和田一夫在時隔不久香港事務所正式開業的那天早晨,在“神想觀”時樹立了一個明確而具體的近期目標:中國餐館創百店!
那天早晨,日本籍職員全都做了“神想觀”。和田一夫當場宣佈:“我又有了一個設想,要把中國餐館發展到100家。一定在3年裡,藉助各位之力實現這一設想,請大家全力以赴!”
職員們熱情高漲,多渠道積極收集資訊。
另外,不少中國餐館老闆,透過老客戶、金融機構、證券公司等可靠的中介,上門推銷轉讓。而這些中介入會主動把對方的情況調查清楚,如經營狀況、發展前景等等,並客觀地予以介紹。
有時,還委託專業從事企業收購的會計師事務所,調查對方公司情況。
一句話,經過篩選確認對方情況良好時,才列為收購物件予以考慮。
雖然有3年創百家店的明確目標,但絕不允許一絲半點濫竿充數。
要在香港成為中國餐館之王,作為一個“日僑”,需要多大的氣魄?
然而,和田一夫是個善於創造奇蹟的非凡人物。
僅僅到1990年底,透過收購和自己開店,八佰伴的中國餐館已達30家。其時距和田一夫移居香港只有半年時間。半年的時間就完成了目標的1/3。
以和田一夫遷總部到香港為始,至1993年5月為整3年創百家店,成為香港中國餐館之冠。
更驕人的成績在於1990年12月12日,八佰伴國際飲食公司在香港證券交易所上市,稅後利潤14%,成為超級優秀企業。
赤手空拳從零起,八佰伴國際飲食公司不到一年就能上市,這不能不說是一個奇蹟。
以至於和田一夫都引以為自豪,並且告誡八佰伴高層領導:今後在香港發展事業時,應積極活用這不到一年就能上市的經驗和訣竅。
目前,八佰伴中國餐館已在世界各地紮根、開花、結果。
國際飲食連鎖店以驚人的速度迅速成為八佰伴繼大型商場零售業之外的第二大支柱產業。
幾年來,八佰伴飲食持續穩步發展,包括八佰伴中國戰略的第一步,就是於1990年10月和田一夫訪華期間,與北京東安集團達成協議,在香港、日本等海外地區合作開設中國特色飲食店火鍋餐廳“東來順”。
到1995年,步幅已趨平緩,但仍穩健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