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34部分

東山、郡山、伏見為中心,大湊、松島、大河內為東南防線,長島、桑名、勝幡為東北防線,多聞山、上野、龜山為北方防線,和歌山、雜賀、根來為西北防線,巖室、田邊、新宮、大津、鳥羽為五大水寨的“三都四線五寨”防禦體系,自秀保佔據伏見城後,以郡山為經濟中心、御東山為軍事中心、伏見為政治中心的模式基本形成,因此,三都的安危對大和豐臣氏的權威及實力有著不可替代的影響,選擇合適的家臣看守這三座城池,是秀保出兵前不得不妥善解決的問題。

然而,如此重要的角色,卻並未得到家臣們的踴躍響應,相反的,包括島清興、福島高吉、那須資吉在內的眾多猛將都不願留守本領,而是希望跟隨秀保北上討伐上杉家,這倒是讓秀保有些為難。

“高吉,你是多聞山城的城主,那裡離伏見和郡山都很近,確實不宜隨大軍出征。”作為福島高吉養父的藤堂高虎勸說道,可是沒想到,一向對自己恭順的福島高吉卻一反常態,堅決地拒絕了他的要求。

“大丈夫建功立業就在今朝,高吉希望能隨主公征討上杉家,彰顯武士的榮耀,還望義父成全。”福島高吉語氣很誠懇也很堅決,此話一出。那須資吉、桑山兄弟以及青木俊矩全都表明了自己不願留守大和,希望出征會津的願望。

面對這一情形,秀保很是為難,征伐上杉景勝確實重要,可是本領的安危也絲毫不能忽視,若是這些猛將全都跟隨自己北上,那大和的防備交於誰人?

“若是主公放心的話,就讓老臣留守本領吧。”正當秀保苦思冥想之際,一個渾厚而又沙啞的聲音從下首不遠處傳來,眾人循著聲音望去。只見小笠原隆清正恭敬地低著頭向秀保跪拜。渾身散發出一種難以忽視的莊嚴和沉著。

“信濃守願意留下來?”面對小笠原隆清的毛遂自薦,秀保並不太過驚訝。去年年底,秀保剛剛為他申請到了信濃守的官職,雖然只是從名義上完成了他迴歸信濃的心願。但是秀保這個善意的舉動還是讓小笠原父子心存感激。這次小笠原隆清能主動提出留守本領。也算是對秀保知遇之恩的報答吧。

“老臣年事已高。恐經不起舟車勞頓,征伐會津這種大功就留給年輕一輩去爭取吧,能為本家守住三都。老臣就已經很知足了,況且犬子身在朝鮮,有的是機會建功立業,哪有父親和兒子爭功的哈哈,還請主公將老臣留下來吧。”說著,小笠原隆清再次恭恭敬敬地拜伏下去,這個場面讓在場眾人心生一陣感慨。

“信濃守都這麼說了,老臣又怎好和兒孫們爭功?”說話間,在旁沉默許久的青木一矩稍稍向前挪了挪,頂著一頭白髮向秀保和在場諸將說道:“老臣雖然年過古稀,可還是老當益壯,論武功論資歷絕不比在座這些年輕人差,之所以留下來,乃是省得信濃守一個人孤苦伶仃,哈哈,信濃守可別太感激!”

桑山重晴今年已經六十歲,論年齡比小笠原隆清還要大上近半旬,面對留守本領還能談笑風生,這種氣魄著實讓周圍的年輕武將敬佩不已。

“紀伊守你……”小笠原隆清欲言又止,眼中充滿了激動和尊敬,他沒想到自己進入大和豐臣家僅僅兩年,卻能受到青木一矩這樣老臣的親睦,不禁心生感激。

見此場景,不論是秀保還是殿下年輕將領都感慨不已,也許是受到兩位老將的感染,長久不問政事的桑山修理重晴竟也主動向秀保請命,希望能和小笠原、桑山一樣留守本領,而將自己的兩個兒子派往陸奧。

“主公,老臣的兩個孫子年幼喪父,缺乏管教,這才釀成了大田原的禍端,還望您能允許他們隨大軍一同北上將功贖罪,老臣願留守紀伊為本家看家護院以盡綿力。”

“桑山修理年過古稀,鎮守本領的事情交給其他將領便好,又怎能勞煩您?桑山兄弟可以隨我出討會津,修理無需擔心。”秀保細心地關懷道。

“主公是覺得老夫沒用了麼?”沒想到桑山重晴絲毫不領情,興沖沖地說道:“老臣追隨太閣參加過姊川之戰、賤嶽之戰,追隨大和大納言參加過紀伊征伐,就在五年前還曾應邀為太閣鎮守過大阪的大手口,哪一點比不上其他大人?若說年紀,也就比紀伊守大上一旬,對於武將來說,即便是年過耄耋又有何妨?還望主公能夠成全老臣。”

“這……”秀保略顯猶豫,雖說桑山重晴確實是不可多得的戰將,可畢竟年過七十,將三都的守衛交於他確實讓人有些不放心。不過耐不住桑山重晴的一再請纓,秀保最終答應了他的請求,將西北防線交由他鎮守。

“至於三都,伏見城就有勞紀伊守了,御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