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05部分

軍基本上都是以神出鬼沒的游擊戰擾襲魏國,分成近百股部隊的秦軍,肆意的縱橫在魏國的土地上,專門襲擊和劫掠中小型的村寨,一旦發現魏軍的小股部隊便使用狼群戰術在短時間內集結數支或十數支小隊予以偷襲,若是魏軍大部隊前來徵繳,便立時又化作鳥獸散去。讓魏人捶胸頓足無可奈何。

此戰,秦軍一鼓作氣基本上打殘了魏國僅有的機動部隊,為今後逐步蠶食魏國鋪平了道路。當戰報送達陳倉,無敵知道是時候動手了,這便帶著一眾家眷浩浩蕩蕩的返回咸陽。

大秦嬴無敵七年,八月十五中秋節。

秦王嬴無敵於這日一早連續下達了十三道詔,首要之事便是宣佈秦國頒佈實施功爵制。所謂功爵制,便是衛鞅提出的二十級軍功爵位的改進版本,經過無敵潤修後,減二十級為十五級,分別為:一級上公、二級大公、三極少公、四級上侯、五級大侯、六級少侯、七級上伯、八級大伯、九級少伯、十級高子、十一級中子、十二級少子、十三高男、十四級中男、十五級少男。

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本就是周室所創,戰國諸侯位列侯伯者皆是列土封疆的大吏,秦國取而代之,沿用周室五等爵制度本就沒什麼不妥,而將五等爵細分為十五等也便於封賞,最為關鍵之處還在於百姓對此五等爵比較熟悉,

(《孟子。萬章篇》:“天子一位,公一位,侯一位,伯一位,子男同一位,凡五等也。君一位,卿一位,大夫一位,上士一位,中士一位,下士一位。凡六等。天子之制,地方千里。公侯皆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凡四等。不能五十里,不達於天子,附於諸侯曰附庸。天子之卿受地視侯,大夫受地視伯,元士受地視子男。”)

依新功爵制度規定,軍民耕戰同功,皆可獲爵,庶民最高可獲爵位為十二等子爵,軍中無爵軍士最高可獲十一等子爵。凡因功獲得爵位者,除掉本身的榮譽之外,還可將爵位俸祿置換為相應的封地,比如說,十五等爵可以將每年五擔糧食的俸祿換取為五畝養生封地,十四等爵換十五畝,十三等三十畝,十二等六十畝,十一等一百二十畝。十等兩百四十畝,而一等爵位的封地竟是達到十萬畝。

但是,功爵制中也規定,獲得爵位者一旦身故,九等爵以下不可世襲爵位的封地將會重新收歸國有,而九等爵之上爵位雖然可以世襲,但會通降兩級。也就說,如果父親是一等上公,死後兒子世襲爵位,便會被降級為三等少公,相應的福利和封地也會同時減縮。而對於爵位徘徊在第九和第十等之間的則會通降為第九爵,有爵位而無封地。這樣做目的擺明是為了激勵秦國貴族的戰心,而對於秦中秦西現有的小貴族封主,將會按照他們現有的封地面積進行重新丈量踏勘,以封地大小來核准置換爵位。

此制一出,舉國譁然。而其中最甚著卻不是秦國的貴族封主,卻是在咸陽等著上路的西域使者們,等於是又一次大開了眼界。

按照無敵前期所做的調查所提供的資料,目前除掉孟西白三家在秦國擁有最多封地之外,秦中秦西的封主當中,擁有土地超過九等爵五百畝(大畝)的就多達三千餘家,超過千畝的也有近五百家,但無敵相信這些家族一旦理解了功爵制度的真髓,必然就會分家。

原本還嚷嚷著國君要是膽敢收回封地實行田畝新制便要交地叛出秦國的貴族封主們全都傻了眼,幾乎在一日之間,咸陽城中與此事有關的“相關部門”的門檻差點就被洶湧的人群的踏平,人人都爭著想要了解清楚新功爵制度的詳情,好為自家謀取最大利益。

就連擁立老甘龍的許多封主貴族們也悄悄的退散開去,畢竟國君的詔裡說的很明白。各家封地是大秦公族為了獎賞各家為秦國所作的貢獻而給予的獎勵,但是數百載以來,各家世族卻是靠著封地坐吃山空,不思進取,與國與族毫無建樹,新功爵制度就是為了獎勵耕戰,既然各家封主都是為老秦留過血汗的功勳之臣,又有何懼呼?

至於老甘龍,無敵也專門給他上了一個眼藥,派老黑伯給他送去了一封手詔,上:“子不如我,要地何用?愚而多財,益增其過。子若賢我,留地如何?賢而多財,則損其志。”

這話原本出自後世林則徐,他說:“子孫若如我,留錢做什麼,賢而多財,則損其志;子孫不如我,留錢做什麼,愚而多財,益增其過”。這話的意思是,如果子孫後代像我這麼賢能。留錢給他幹什麼,他本來就很賢慧和聰明,我把錢和財產留給他反而損害了他奮鬥的意志。子孫不如我,那留錢給他,反而使他好逸惡勞,坐吃山空。留的錢越多,他就越是胡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