幹嘛,萬一再生出別的事情可就麻煩了。被李世民敲詐敲得肉疼,兩國大王都怕他們的人留在大唐的時候再發生別的事情被牽連。
對於兩國使者來說,國內發生那麼大的事情必然要趕緊回去。不說使團中有各個家族的人,就是正使在國內也是叫得上名號的人。什麼大王不仁降禍百姓,通常遇到自然災害不是大王懺悔就是找替死鬼,若不趕緊回去被當成替死鬼怎麼辦。
王珏在兩國做的缺德事兒回來後只拜訪孟襄和李世民的時候說過,李道宗只知道王珏去過人家那卻不知道她做了什麼,不然方才也不會愁成那樣。甭管如何,瞅著兩國正使的意思都是想回國,得償所願的李道宗笑著說道:“感謝你們大王的善解人意,不然我這個官位都不保了,此事我必記在心上。”
瞧著李道宗說得真誠,以為無意間讓他承了人情,這對兩國正使來說也算意外之喜。正要告別的時候,見同坐的倭國人滿面掩飾不住的喜意,兩國使者氣得牙癢癢。
“你們有什麼好高興,這事兒沒完!”
“現在不追究只是不想給李尚書添麻煩,你們且等著吧!”
放狠話的時候還不忘向李道宗扔人情,由於著急回國,兩國人又跟李道宗客氣幾句便匆匆離去。他們離開,倭國人可沒走,“李尚書,不知我們拖商隊送的信怎麼樣了?”
李道宗忍笑,他露出推心置腹的表情,“聖上說了,他們兩國向來不懷好意,包括我在內的所有人都相信是他們挑釁讓倭國人不得不拔刀血戰。但是你們也知道,由於沒有證據不能明面上幫忙。商隊已經離開,聖上特意交代他們定要保管好信件。除了你們的信,還有聖上給天皇的私信,那信我有幸看過,內裡幫你們說好話呢。”
倭國正使滿臉感激,“感謝聖上,如此仁君真是救我們於水火。聽李尚書如此說,我們算是放心了,這些日子實在是勞煩您。”
李道宗一臉神秘地說道:“自己人客氣什麼!跟你們透露個事情,你們不是要學習大唐文化嘛,聖上說過些日子找大儒專門給你們授課!”
瞧著倭國人滿面驚喜和不可置信,李道宗暗道:王縣公主動要求給你們寫課本,榮幸吧。好好享受,此等榮幸我們這些普通人可無福消受。
倭國人這回是真感激了,已經忘記不能跟正使搶話,所有在場倭國使者都發出感嘆的聲音:“這,這真是不知該說什麼好,我們這些人何德何能呀!”
李道宗再次推心置腹,“機會要好好珍惜,便是唐人也只有我們這樣人家的孩子能得大儒授課。感覺你們使團中有人唐語說得不好,在此之前還是多學學,不然讓大儒教習字豈不是浪費?案件解決,我要去皇宮稟報聖上,不若咱們一齊離開?”
倭國正使豪爽說道:“對對,李尚書有正事要做,我等就不打擾您了。感謝您告訴我們訊息,日後但凡有事兒儘管找我們。”
一番對話讓雙方都很滿意。倭國人覺得雖然還沒接觸到他們想要的技術類知識,但是關於教育與治國類也是也是他們國內急需,如此有了好的開頭別的還遠嗎!李道宗之所以賣好是因為李世民將監視這些人活兒交給他了,對於李道宗來說兩方交好有助於日後工作。
等李道宗趕去皇宮把事情一說,文武官員們被召都嗷嗷往過趕,速度就跟得到訊息要攻打突厥那日一樣快。又是訂船又是囤積貨物,等的不就是這個時候嘛。
王珏見高句麗和百濟的使者從官道上快馬離開,猜測自己做的事情估計已經事發。不用李世民派人通傳,王珏第一時間帶著歸來的船員們和大批黃金、貨物進城。至於屬於南山的貨物當然已經扣下,墨家的也第一時間拿走了,朝堂上那些只認錢的我們可信不過他們的人品。
人員到齊,往外殿外望去大批貨物看得人眼饞,大家都希望箱子內裝的全是黃金!
李世民砸吧砸吧嘴,這些個沒見識的真給朕丟臉,“之前半路回來的人已經說了海外情況,你們可還有什麼要補充?”
派出的航海員中除了墨家人離開剩下的都在,其中一半是李世民的人。這種時候各家族的人自然不敢率先說話,還是代表李世民出海的內侍先站出來,“回聖上,我們按王縣公給的地圖找到她所說的每塊大陸,其上情況也跟王縣公說得一樣。航海過程中,我們完善了航海圖,也帶回部分大陸的地圖。”
聽他這麼說,大部分官員都面露不滿,出去這麼久怎麼才帶回部分地圖?
被文官瞪著還好,見有的武將已經握拳,發言那位趕緊補充,“去的人不少,要有人看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