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閱卷的方式太簡單了,跟常科大不一樣,常科主要是考察文章,能入京城大考的,那種基本填空題,一般都不會錯的,斷定文章的好壞,這真是需要滿腹經綸,才高八斗的大學士才有資格閱卷,你讓韓藝去閱卷,韓藝也看不懂。制科就是對著標準答案批改就行了。
很快,那些小吏就進入了狀態。
而李治與一干樞要大臣也在滿懷期待的接過一沓考卷來,但是期待感很快就破滅了,要麼就是寫得不知所云,要麼就寫到一半,甚至有些考卷直接是空白的。
許敬宗、李義府倒是很開心,這個皇帝賜踢,很明顯就拾遺珠,要是沒有的話,那就證明常科沒有問題。
但是李治非常淡定,即便文章寫得是慘目忍睹,這是以你為韓藝早就跟他打過預防針,首先,這皇帝賜題,是考試前一刻才公佈,考生完全沒有準備。其次,這種文理兼備的考卷,思維難以轉換過來,關鍵是對於時間的掌控沒有熟練。最後,這個題目也很坑人,如何用數學思想治國,如果連數學思想不懂,那還寫什麼。
但是韓藝也說了,這是天才的戰場,沒有一定的天賦,是很難從中脫穎而出的。
“陛下,你看看這篇文章!”
許圉師忽然激動的將手中的考卷遞至李治面前。
李治聽得心中一喜,趕緊拿過來一看,呵呵道:“是他!”
許圉師好奇道:“陛下認識此人?”
這名字是封住的啊!
李義府道:“看文風像似任知古的考卷。”
李治點點頭道:“愛卿所言不錯,此人狂傲不羈,鋒芒畢露,文章也是如此,並不難以辨認。”
李義府笑道:“我看此人是要中常科和制科雙頭名進士了。”
這任知古其實就是李義府的遮羞布,任知古考得好,他是最開心了,可以證明常科的公平性。
“可不一定!”
盧承慶也拿著一張考卷過來,道:“陛下,你看看這篇文章,其見解可是聞所未聞啊!”
“是嗎?”
李治急忙拿過來,剛看兩三行,不禁睜了睜眼。一直在溜達的韓藝也偏過頭來,看得面色一驚,這篇文章他看得懂呀,有點類似數字化管理的思想,就是運用數學中的精準、唯一、邏輯性來治國,將朝中的基本事務都數字化管理,樞要大臣是什麼意見,國家是什麼政策,這不重要,重要的運轉體系一定要規範,就跟數學公式一樣,是制定好的。
將人治和數治結合在一起,國家決策還是依靠人治,但是辦事的人就流程化,從而提高朝廷的辦事效率以及能夠準確的完成下面的指示。
“好好好!這篇文章寫得真是不錯啊!”
李治看罷,是連連稱讚。
盧承慶也道:“臣不懂數學,但是這一篇文章卻讓臣對於數學刮目相看。”
李義府、許敬宗努力在辨認這篇文章是出自何人之手,但是完全沒有印象。
“這是誰的考卷?”
李治有些迫不及待了。
韓藝訕訕道:“陛下,這個等閱卷完之後,才能夠看。”
“是是是!規矩不能壞!”
李治又道:“拿筆來。”
張德勝立刻將筆遞上,李治提筆親自在上面寫了一個“甲”字。
隨即又有不少大臣拿著自己發現寫得不錯的文章遞給李治看,這數學只是一個由頭,只要藉著數學其中一個特性,然後代入自己的見地進去,就可以了,簡直比常科還要自由一些,絕對是天才發揮的最佳題目。
但是這些文章卻是分為兩極,要麼就寫得非常好,要麼就寫得非常差,中規中矩的文章是一篇都沒有,這就是因為考卷、考題的特殊性,再加上大家對於數學還是比較陌生的,這真的需要天才的思維。
這也極大的推進閱卷速度,多半文章看了兩三行就可以扔到一邊,打分的必要都沒有。
而那邊考題的批改也是非常快,每人大概也就二三十份,對著答案打分就是了。
到了二更時分,所有考卷就都搞定了。
千名考生中,可是一共就兩個滿分的。
這分都打上去之後,然後再開卷。
李治其實已經很累,可他一直沒有走,就是在等著這一刻。
其中一個滿分就是王玄道,因為王玄道學得玄學,其中也包括數學,他底子不錯,天賦也不錯,再加上行事又比較嚴謹。
至於另一個乃是一個名叫狄